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用失误探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6411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文化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分支,一经出现起就引起众多语用学家的关注并对其展开广泛研究。虽说研究的结果及做出的阐释不尽相同,但都将交际过程中的文化因素纳入了研究当中。本文也尝试借鉴前辈语言学家在这一领域的科研成果,对跨文化交际过程出现的语用失误进行探索性研究,看看借用关联理论是否能找出失误的原因,并加以分析,以求验证关联理论对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解释力。作者认为,对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关联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能给出具有说服力的解释的。跨文化交际者双方话语关联性的大小以及是否全面关系着语用失误产生的多少,关联度关系着会话涵义能否正确传递。毫无疑问,跨文化交际是在有不着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语言进行交流。那么,交际的双方在相互接收对方通过言语传递的信息时,首先要根据语境及自身已具有的认知水平对对方使用的语汇加以理解,然后做出回应。这种对话语所传递信息的理解和处理的过程其实就是寻找关联的过程。找到的林林总总关联项越少,理解就越容易出现偏差,在回应时所产出的话语中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语用失误。这就要求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说话者在对话语编码时,充分考虑听话者在进行话语解码时可用的关联条件,避免其因理解偏差,从而产出的话语与说话人的本意风马牛不相及。由此可见,既然交际是双向的,交际的双方在理解话语时必须找出话语之间的关联,这样双方才能减少误解,确保交流顺畅和成功。在这点上,相关理论对跨文化交际过程所做出的解释还是比较简洁直观,把“合作原则”进行了简化整合。跨文化语用学是语言学多个领域中发展历程较短的一个新领域,它注重研究言语行为的跨文化特征。更具体地说,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跨文化言语交际时出现的语用问题。跨文化语用学可分为跨文化语用语言学和跨文化社交语用学。前者研究的是不同语言文化中相同或相似的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的异同,以及人们在理解这些语言形式和使用这些语言形式实施言语行为的异同。而后者研究的是“影响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即对影响人们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虽然跨文化语用学发展的历史不长,但它发展的很快。很多对这一学科感兴趣的学者做了大量不同的研究。国内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对跨文化语用学予以关注,何自然,刘绍忠等发表了一批讨论跨文化语用研究的论文,内容涉及跨文化语用对比、跨文化语用能力、跨文化语用顺应、跨文化语用失误以及跨文化语用规约等。何自然认为:“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跨文化言语交际时出现的语用问题。跨文化言语交际指交际一方或双方使用非母语进行的言语交际。”何兆熊则认为:“跨文化语用学是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进行的研究,其重点是对不同文化的语言活动进行跨文化对比研究。”这两种定义虽有不同的表述重心,但基本要点是一致的:即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进行的研究。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范围正朝着多方面发展,对它的分支进行研究也需要我们更多的探讨和挖掘。进入21世纪,国内外学者对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出现了一批新的著作,同时还有大批的跨文化语用学方面的学位论文,这使得跨文化语用学研究有了后备力量。在全球化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各种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大大促进了各国的国际合作及发展。与此同时,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在跨文化语用的过程中,由于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上的巨大隔阂,各种交际失误、矛盾和冲突也显现出来。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不同文化间能否相互理解是影响世界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对于避免语用失误有着深远的意义。文化和交际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他们有着直接的联系。文化包括社会特定成员所拥有的信仰、思想方式、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社会习惯等。交际则指两个或多人之间在思想、信息等方面的交流。文化在交际中得以体现和释放,并影响制约着交际。交际就是交流(exchange),是传(give)、接(take)、传(give)的循环。交际中给予方因受自己文化制约所给出的如果违背接收方文化,接收方就会产生错误理解从而拒绝接收或不当输出,接收方变成给予方。其结果是交际或中断或畸形,交际目的没达到。文化因素阻碍了交际的延续。笔者认为这就是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成因。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是指文化不同的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因未能准确及时地理解话语的隐含意义而导致的误解、不和乃至冲突等现象。我国对语用失误的研究始于何自然等,他们从1984年开始采用Thomas的理论对英汉语用差异进行了调查研究,对语用失误这一概念也做出了许多解释与说明。跨文化语用失误发生时,说话人不自觉地违反了交际规范、社会规约,或者不合时间空间、不看对象、不顾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场合等,违背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使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使语言交际遇到障碍,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或达到完美的交际效果。这种失误不是指语法错误,而是指说话方式不妥,或不符合表达习惯,或不合时宜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通过对跨文化语用失误现象的研究和分析,本文作者发现,关联理论模式能较全面地解释跨文化语用失误现象,并进一步丰富了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对语用失误现象的阐释。本文探讨的内容主要是运用跨文化语用学相关理论探讨语言使用者在语言输出过程中的语用失误现象。首先从研究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表现入手,然后探析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原因,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和生存环境的差异,最后给出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防范策略,以期达到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效果。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把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建立起两种文化模式之间的协调机制,才会大大提高预防语用失误的效果,保证跨文化交际的畅通。可以让学习者对自身的语用失误进一步理解,帮助他们在学习中采取适当策略加强其语言运用能力,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导致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交际过程中信仰和价值观的不同,伦理规范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多样化,文化语境,隐含意义的表达失误,自然环境的不同。为了避免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语用能力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为了发展语用能力,有以下几点建议需要注意,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者不仅需要从一个开阔视野角度理解话语意义,还要尽可能多地了解掌握每一个语言系统的独特之处。
其他文献
当前,伴随时代的进步,社会岗位需求正在逐步改变着高职院校的职能,教学目标也适时变成了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切实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机电一体化是如今颇受社会关注
作为我国音乐史上的扛鼎之作,钢琴协奏曲《黄河》不仅创新了传统的西方协奏曲曲式结构表达出了中国独特的音乐特色,同时也对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和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表达了歌颂
有关湖北的灾害研究,迄今涉及灾况或灾害造成影响的成果颇丰,但是对预防灾害措施的关注却不多见。本文即以20世纪30年代湖北水灾预防的主要措施——兴修水利、植树造林为研究对
探讨了改性松针(GXLsp)作为吸附剂对水体中铅离子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盐离子浓度、Pb(II)初始浓度及温度对改性松针吸附Pb(II)的影响。利用La
与传统的机械式飞控系统相比,电传飞控系统在提升飞行的稳定性、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已经成为现代大型民用客机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追求是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而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布局实际是基
中国迅猛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开放极大地提高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然而,这样迅猛的发展也对国内环境、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构成威胁。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改革,还需要
本文通过对经济背景下政府财政预算的改革特点的介绍,指出了政府财政预算监管中的问题,并结合财政预算监管系统的功能运行机制,阐述了其落实运行后的作用效果,对于加强对政府
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信息爆炸的进程,使得人的注意力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对于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来说,面对市场上成百上千只股票,那些市场前景良好或是当下热门的行业或
目的探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变(sFSGS)在IgA肾病(IgA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82例IgAN-sF-SGS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gAN-sFSFS中以无症状尿检异常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