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避暑旅游业发展保持不断上涨的趋势,逐渐成为政府、旅游企业、科研、媒体等广泛关注和不断创新的重点领域。国务院在《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1中明确提出“大力开发避暑旅游产品,推动建设一批避暑度假目的地”。传统旅游企业暑期不断推出特色避暑旅游产品,在线旅游企业(OTA)发布不同类型的避暑旅游大数据消费报告、预测报告等,助力避暑旅游产业发展。避暑旅游成为继旅游气候研究之后,旅游和气象研究者共同关注的显性研究方向,但是国外尚未直接对避暑旅游进行研究,国内针对这一热点市场的研究成果数量也偏少。此外,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的用户生成内容(UGC)以惊人的增长速度为旅游者的体验、行为、感知等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而且大多数旅游研究者同意UGC对研究旅游行为、构建目的地形象等方面的重要性,并将旅游博客或游记、在线评论等UGC数据视为有价值的大数据来源[75]。长白山位列中国十大避暑名山榜首2,知名度较高,拥有相对丰富的游记、评论等UGC数据。因此,本文以长白山避暑网络游记为数据来源,以消费者行为为切入点,以文本挖掘等大数据分析方法为研究方法来开展本文的研究工作。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归纳和总结了前人关于旅游消费者行为和旅游大数据的相关理论成果与技术方法,结合网络游记特征及内容,构建了旅游消费行为研究理论框架。在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本文以国内赴长白山避暑的游客为研究对象,以马蜂窝、携程等多个旅游网站的网络游记为数据来源,借助NLPIR大数据语义智能分析平台,运用文本挖掘、网络分析、共现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游记文本数据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内容分析。根据基于“推-拉-阻”、“认知-情感”等理论基础构建的旅游消费行为研究框架,本文分别从旅游者基本特征、旅游决策行为、旅游消费偏好、游后感知评价四方面分析了长白山避暑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及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长白山避暑旅游发展现状,立足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角度,从改革和推动长白山避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提升旅游产品及服务质量、改进旅游目的地管理方式三个方面提出长白山避暑旅游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