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艺术思想探析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out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西方艺术的冲撞与融合,是20世纪中国绘画艺术变革中最突出的特点。林风眠在他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始终坚持不懈的进行艺术探索。他博学多识,融贯中西,独立地创造出一种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同时又具有高度个性化的抒情绘画风格。可以说林风眠的一生都在积极地进行艺术的变革,他借鉴和吸收西方艺术之所长,却植根于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并从瓷器纹样中吸取了生动流利的笔墨形式。他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格调清新,情趣盎然,意境深远,充分体现出了中国艺术独特的意趣美,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美的享受,也形成了他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林风眠提出“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理论主张,旨在开拓一条融合中西艺术的新途径。林风眠的艺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理论主张和艺术实践两个方面。首先,林风眠对艺术的本质重新进行了界定。他认为艺术是诉诸感情的,是人类感情的抒发和形象表现的产物。他主张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要以自然为师,用心观察和体会自然美的原貌,从自然中获取真挚而热烈的情感。同时,他重视形象的塑造和线条的表现力,倡导艺术家要先打好造型基础,再进行艺术性地夸张和变形,这样才能创造出形神兼备且富有生命的灵动与活力的艺术作品。林风眠认为,好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能够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是因为它具有一种“感动人的力量”。这就要求艺术家要具备基本的素养,如诚恳的态度,思想的诚真、热烈而深刻的同情心和果敢坚强的意志力,以及为人生而艺术的创作本心。在林风眠看来,情感的表现、思想的造型化和感动人的力量正是艺术最本质的特征。其次,“调和东西方艺术”可以说是林风眠艺术思想及其艺术实践的核心内容。他将中西方艺术之间的沟通、渗透与交融称为“调和”,主张择两者中的优势互相取长补短,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促使中西方艺术共同迈向崭新的时代,谱写新的艺术篇章。林风眠所说的“调和”,实际上就是一种“差异性和谐”。一方面在技法上取西方绘画造型之长,补中国传统绘画对自然和人物在客观真实形象的塑造能力上的不足,以及表现方法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在艺术精神上又是以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为主的,他主张中西艺术在彼此交流与沟通中共同发挥本民族的时代性与个性,共同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艺术。总之,林风眠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他的美学追求和谐的融合在一起,用他洗练的笔墨、流利的线条、鲜艳明快的色彩,将中国古典美学“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表现的淋漓尽致。他的艺术不仅是传统与现代之间,更是中西方之间的一座桥梁,是20世纪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时代缩影。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近6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病因特点,提高对本院周边地区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特点的认识,为规范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本人天生一个假小子,从小到大,在无数次的误会中一次次地被人当成男性,以下是我N次被认错中比较经典的几次: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海伦农场场部给水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国家奠定稳定的道义基础的基本前提,也是社会主导价值的具体体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研究,将科学合理的方式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县级国有商业原有的经营优势已消失殆尽,企业大多陷入困境。笔者认为,县级国有商业摆脱困境,再造优势,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必
一、耕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耕地面积锐减潢川县耕地资源丰富,土壤条件良好,光、热、水资源较充足,是河南省产粮大县。随着社会进步,土地利用范围愈来愈广,各项事业对土地的需求
伴随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社会转型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对金钱的扭曲崇拜、对权力的畸形迷恋以及对规则的全然无视。健康的社会需要健康的社会思
一、关于1995年市场流通工作的形势 1994年是我国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一年,也是市场流通工作迈出改革步伐,培育市场,加强市场宏观调控
目的:探讨时间序列模型在医保记账费用预测中的可行性,并预测医保记账费用的发展趋势。方法:收集江苏省某三甲医院2012—2016年每月医保记账费用的原始数据,拟合时间序列模型
<正>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股份合作制作为国有和集体小企业改制的重要形式,在全国迅速推广。据有关部门统计和报刊报道,目前全国股份合作制企业已达450万家,其中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