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性机理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QQ403402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它的丰产和丰收对我国粮食的增产有着决定性作用。稗草是我国水稻生产中普遍发生和危害严重的杂草之一,严重影响我国的水稻产量。由于我国水稻产区大部分长期连作,单一的除草剂品种连续使用,导致稗草对常用除草剂的抗药性增强,杂草抗药性的发生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二氯喹啉酸是目前水稻田最常用的除草剂,然而由于连续使用,使得稗草对其抗性越来越强。本论文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种群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程度,并结合化学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系统的研究了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性机制。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二氯喹啉酸同系物,确定了其生物活性,并通过对不同抗性水稻田稗草的防除效果的研究,为水稻田抗性稗草的合理防除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种群水稻田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双鸭山福利、海青、抚远通江等四个地区稗草对二氯喹啉酸最为敏感,抗性指数小于5;齐齐哈尔、桦川、绥棱等四个地区稗草处于低水平抗性阶段,抗性指数5~10;富锦、汤原、延寿等五个地区处于中等抗性水平,抗性指数10~20;而通河、桦南、建三江三个地区稗草达到高水平抗性,抗性指数大于20;不同地区二氯喹啉酸使用的年限不同,稗草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使用二氯喹啉酸四年以下的水稻田的稗草对二氯喹啉酸比较敏感,使用二氯喹啉酸七年以上的水稻田稗草达到中等抗性水平,而抗性水平最高的是使用二氯喹啉酸十年以上的建三江和通河地区的稗草。而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性也在逐渐增强。2、不同抗性稗草在二氯喹啉酸胁迫下,植株体内SOD和POD两种保护酶的活性存在明显差异,在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稗草体内SOD和POD酶活性会先有短暂的降低,但随后活性会逐渐升高,第五天时达到最高,高抗型稗草种群升高幅度明显大于敏感型稗草种群,随后两种酶活性开始降低,但高抗型稗草种群降低幅度明显低于敏感型稗草种群,说明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性机制与这两种保护酶的活性变化有关,活性越高稗草的抗性越强。3、稗草在二氯喹啉酸胁迫下,植株体内CAT酶活性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第五天达到最高,随后逐渐降低。高抗型稗草种群CAT酶的活性升高幅度明显高于敏感型稗草种群,而下降的速度也明显低于敏感型稗草种群,说明CAT酶活性越强,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性越强。4、稗草植株体内的MDA含量在二氯喹啉酸胁迫下前三天逐渐升高,三天后逐渐降低。抗性稗草MDA含量升高幅度明显低于敏感型稗草,说明MDA含量越低,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性越强。5、稗草植株体内GSH含量和GST酶活性在二氯喹啉酸胁迫下出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高抗型稗草GSH含量降低的幅度明显小于敏感型稗草。稗草种群受到二氯喹啉酸的胁迫后,GST活性开始降低,但高抗型的稗草种群GST活性降低幅度明显低于敏感型稗草。说明代谢酶GST的活性是水稻田稗草在植物生化方面对二氯喹啉酸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之一,GST酶活性越高,稗草的抗性越强。6、不同抗性稗草在二氯喹啉酸胁迫下,植株体内CAT酶和GST酶的基因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CAT的表达量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第五天时达到最高,高抗型稗草CAT表达量升高幅度明显大于敏感型稗草,说明CAT酶基因表达量越高,稗草的抗性越强。在二氯喹啉酸胁迫下,GST酶表达量出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高抗型稗草GST酶表达量变化的幅度明显小于敏感型稗草,说明GST酶的表达量越高,稗草的抗性越强。7、在二氯喹啉酸胁迫下,高抗型稗草和敏感型稗草植株体内的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的含量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高抗型稗草植株体内的生长素(IAA)含量下降,而敏感型稗草的IAA含量升高。在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稗草植株体内脱落酸(ABA)的含量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第五天达到最高,高抗型稗草ABA含量升高幅度明显小于敏感型稗草。高抗型稗草两种激素变化比敏感型稗草激素变化相对平稳。8、不同抗性稗草在二氯喹啉酸胁迫下,植株体内的玉米素核苷(ZR)含量和茉莉酸(JA)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植株体内的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出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第五天含量降到最低,高抗型稗草ZR含量下降的幅度明显小于敏感型稗草。在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稗草植株体内茉莉酸(JA)的含量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高抗型稗草JA含量升高的幅度明显低于敏感型稗草。9、以二氯喹啉酸作为底物,与甲醇、乙醇和异丙醇在氯化亚砜催化下,进行充分反应,可以得到最高产率为77.2%的3,7-二氯喹啉酸甲酯、最高产率为89.4%的3,7-二氯喹啉酸乙酯和最高产率为64.8%的3,7-二氯喹啉酸异丙酯。三种化合物活性顺序为:二氯喹啉酸异丙酯>二氯喹啉酸乙酯>二氯喹啉酸甲酯,二氯喹啉酸异丙酯对抗性稗草的防效明显高于二氯喹啉酸,二氯喹啉酸异丙酯与氰氟草酯复配处理能够对抗性稗草达到很好的防效,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超过90%。本文的创新点:1.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抗性稗草的CAT酶和GST酶的基因表达,阐明了不同抗性水平稗草两种酶的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在二氯喹啉酸胁迫下,CAT的表达量先升高后降低,高抗型稗草CAT表达量升高幅度明显大于敏感型稗草。在二氯喹啉酸胁迫下,GST表达量先降低后升高,高抗型稗草GST酶表达量变化的幅度明显小于敏感型稗草。2.通过ELISA方法研究了在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稗草植株体内生长素(IA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和茉莉酸类(JA)的含量变化规律,在二氯喹啉酸胁迫下,高抗型稗草几种激素的变化幅度明显小于敏感型稗草,说明二氯喹啉酸能够通过扰乱激素变化,从而导致稗草的死亡。3.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二氯喹啉酸同系物,并确定了二氯喹啉酸异丙酯的生物活性最高,对抗性稗草的防效明显高于二氯喹啉酸,二氯喹啉酸异丙酯与氰氟草酯复配处理能够对抗性稗草达到很好的防效。
其他文献
目的为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对医疗广告定义和概念的理解。方法作者通过历史比较分析论证的方法,对医疗广告定义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结论指出医疗广告立法更多的是立足在对
分析了国内外药妆品市场的发展状况。指出药店向药妆店的转型以及对抗衰老产品的需求是拉动药妆品市场发展的动力。分析和探讨了目前药妆品市场存在的弊端,对药妆店的经营模
目的 探讨全麻支撑喉镜下喉手术致舌神经损伤的机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本文报道了 2例不同原因所致舌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恢复过程。结果  2例舌神经损伤病人经治疗 3周至
于2011年在内蒙古武川县研究了沙地改良剂对土壤水分及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地改良剂能够明显提高0—6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其中以12000kg/hm2施用量效果最佳;施用量6
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古代文明中心,它是中华古代文明中的有机构成部份。古代的东亚大陆上曾先后形成过许多文明中心,它们相互间有着密不可分的文化亲缘关系,
网络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促使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发展成为进行公民政治社会化的新型政治传播渠道,但也导致强势政治文化霸权的扩张、国家对政治信息控制弱化等负面问题的产生。基
为了探寻有效改善瓦斯水合分离动力学条件的方法,本文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高岭土对瓦斯水合物生成过程及CH4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获取了低浓度瓦斯在4个体系中,即:SD
目的对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
土地政策是处理好农民问题、农村问题的关键,而调查研究是正确制定土地政策的前提。民主革命时期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与毛泽东的调查研究实践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毛泽东根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