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3D-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X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多是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准确诊断、评价颅内动脉瘤的位置及空间结构,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评价3D-DSA与CTA二种方法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治疗的价值。【方法】:1.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疑似动脉瘤的患者的经头颈CTA诊断及怀疑为颅内动脉瘤患者35例、动脉瘤35枚。患者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28-74岁,平均年龄51岁)。35例中,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其中有5例有2次以上SAH史,反复头痛2例,癫痫1例,眼睛充血1例。经常规CTA、3D-DSA及手术确诊出动脉瘤36枚。回顾性分析对比3D-DSA、CTA二种方法对36个动脉瘤的显示情况分别对动脉瘤的检出率、动脉瘤颈的可见度及与载瘤血管位置的关系进行评价。2. CTA检查方法:使用GE64层螺旋CT扫描系统。常规头部CTA检查法,用GE公司64排LightspeedVCT,ADW4.3独立工作站,扫描范围:主动脉弓水平到头颈部。3.2D及3D-DSA脑血管检查法使用PHILIPSA1luraXperFD20血管造影机。局麻下运用Seldinger法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用5F或4F脑动脉导管行双侧颈总动脉及双侧椎动脉,行正、侧位造影,通过旋转造影采集数据,采集的数据自动传送至影像工作站进行3D处理及重建。4.统计方法:3D-DSA、CTA对动脉瘤检出率比较使用卡方检验,检验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结果】:35例经头颈CTA诊断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经3D-DSA及手术证实,共检出动脉瘤36个,CTA漏检2枚微小动脉瘤,误诊1枚动脉瘤;统计分析3D-DSA在动脉瘤的检出率上较CTA有优势,CTA及3D-DSA均可以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形态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结论】:1.3D-DSA造影是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基础,其他检查方法无法替代。2.3D-DSA与CTA在瘤的检出率方面无显著差别。在瘤颈及与载瘤血管的显示方面,3D-DSA较CTA有优势,尤其是在动脉瘤囊内是否有穿支动脉的检测上,为外科手术或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准确的信息。3.CTA因创伤小、扫描时间短和并发症较血管造影低等原因,有利于动脉瘤筛查、术后复查及随诊。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集成度高、环境适应性强的高压供气装置,该高压供气装置集储气、供气、净化、过滤、稳压、输出控制、压力信号输出等诸多功能于一体;文中介绍了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
日本高度重视大学教育,将其称之为"知识和创造力的时代牵引车",在高等教育13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逐渐形成培养社会顶级知识精英的国立大学,地域文化"保护神"和传播者的公立大
北京由于地处与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地区相通的特殊地带 ,历史上一直是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狩猎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一个枢纽地区。新石器时代 ,中原与北方
目的对比新医改初期和深入阶段,山东、安徽和陕西三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激励机制变化情况。方法分别于2011年和2013年对山东、安徽和陕西三省18家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
目的:以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探讨256层三维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2月4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同时行3D-CTA与3D-DSA检查的病
从今年4月份开始,北京就成了一座书香氤氲的阅读之城。4月12日,第六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启动;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北京阅读季开展了近百场“全城尚读”活动,将北京
目前许多大学舞蹈专业在舞蹈教学中普遍是将《舞蹈基训》与《中国古典舞身韵》作为两门课程安排,一般我们都会很片面地认为《舞蹈基训》是主课,《中国古典舞身韵》为副科。而
我国地方性氟中毒的分布状况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地氟病所(哈尔滨150086)陈志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是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我国是世界上地方性氟中毒流行较严重的国家之一,病
策略是认知灵活性的标志之一,策略运用的适应性是指个体在解决某一特定问题时能够从众多所掌握的策略中选择最合适的策略,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个体的策略运用水平。策略选择和发
目的通过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Captopril)干预后大鼠肺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及小窝蛋白-1(Caveolin-1,Cav-1)表达量的变化,深入探讨卡托普利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