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快速城市化下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了土地资源、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诸多问题。在西方生态型规划和全球发展绿色经济的倡导下,我国需要从粗放高增长要求下空间高扩张的推手向科学新发展进程中空间高效率的舵手进行转变,实现城市空间增长规划向城市空间增长管理的转变。起源于英国的绿带政策在抑制城市无序蔓延、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缓解生态环境恶化等多个层面的绩效已得到诸方学者肯定。通过分析英国在内的德国、荷兰和加拿大等国家绿带理论和城市实践运用模式,总结当今国外绿带类型主要以环形环城绿带、楔形环城绿带、廊道环城绿带、环城卫星绿带、缓冲绿带、区域绿带和中心绿带为主。进而对我国各大城市绿带发展历程进行论述,揭示我国绿带建设弊端,探索其形成原因。通过概述英国绿带政策起源时期的城市化背景、经济发展阶段、城市文化发展概况、人口分布和迁移情况、土地利用制度和对策等,归纳英国绿带政策兴起的主要诱因,郊区化趋势是其首要因素。分析研究英国绿带政策在立法、具体建设、规划模式、功能定位和空间形式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同时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绿带政策在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理论和实践的变迁,总结绿带政策演变期间面临的各方矛盾和挑战。准确理解英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相应的改革和创新措施。通过借鉴英国绿带政策的经验教训和改革创新举措,解决我国绿带建设进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结合我国自身城市发展真实情况和制度设置等特殊因素,探讨我国绿带政策应立足于建构一个完整的层级递进式法律体系框架;建设一个多功能灵活性组合的生态性政策工具;完善土地制度和增强公众绿带建设观念等战略目标。我国当前的绿带政策受阻于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必然导致的制度和观念的局限性,只有在未来不断完善土地征用、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出让、土地收益分配以及现行官员考核方面的制度,才能不断推进我国城市绿带建设积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