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经济因素对郑板桥绘画风格的影响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honggua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板桥被称为“诗书画三绝”,他的美学思想也脍炙人口。他以个性鲜明、别具一格的风格和精神气息影响着同时代的画家并对后世绘画予以深远影响。   繁荣的经济带动着绘画市场的繁荣,市场的需求同时也影响着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上自律性的发展,艺术家们常常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自我的个性、调整自己的风格以适应市场需要。   为了博得盐商和大众的喜爱与支持,画家们努力使自己成为术有专攻的画家,这样作品才能更加引人注目和吸引人购买。例如金农早期也画竹,颇有“竹”名,郑板桥辞官回扬后,他为了不与之冲突,所以绘画题材逐渐转向了梅,后来成为画梅的专家。再比如李解的色彩表达,高凤翰的左笔画与指画,金农的“漆书”,个个都别开生面,这在客观上促成了扬州画家各有所长,错位发展,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   板桥的绘画作品之所以集中以兰、竹、石为表现的主要内容,应该说还与当时板桥所处的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分不开。当绘画作品成为商品进入市场进行买卖时,结果必然是你买什么我就画什么。自板桥开润例明码标价,文人商贾、茶楼酒肆等前来与板桥购“竹”时,郑板桥也只能根据要求画竹了。   板桥的润例是实质上是进一步推进了当时绘画商品化的进程。   郑板桥的绘画风格与题材受了经济因素的影响,以他特有的笔墨技巧专事兰竹,并且大张润格,把自己推向艺术革新的风口浪尖,以他那不羁的性格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跨出这历史性的一步。同时,他在创作上也并未丧失本我的艺术追求,他绘画思想鲜明,尊重传统,反对陈陈相因,主张“胸无成竹”,作品无论竹石,均显瘦硬之神,深得峻峭之妙。   郑板桥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对当朝以及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研究的。
其他文献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在国内外相关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十九世纪法国写实主义运动的开创者库尔贝进行系统详细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十九世纪西方写实主义运动进行深入
期刊
杨文骢是明朝晚期负有盛名的画家。他早年蜚声复社,是慷慨悲歌的爱国志士,晚年铁骨铮铮,是凛然就义的抗清烈士。与董其昌、王时敏等晚明画坛大家并驾齐驱,合称“画中九友”。
《护生画集》是弘一法师和丰子恺师生二人以及叶恭绰、朱幼兰、虞愚等艺文届名人共同合作,“以画说法”的漫画及书法作品。马一浮先生认为此画集是借画画的善巧方便寄其悲忧,并
期刊
期刊
苏天赐先生是我国油画界的一位艺术大家。他毕生致力于油画艺术的创作与研究,积极探索中国油画的创新之路。苏天赐先生的艺术历程是与中国油画的发展演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众所周知,油画作为一门外来画种,传入之初就一直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经过几代画家的努力,中国油画民族化、本土化的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并体现出地域性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