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负面议题的舆论引导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vgpzz6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公民参与社会事务讨论的形式。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领域都发生了诸多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发展变的多元,网络舆论的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这一阶段,中国社会出现了诸多问题。在互联网平台上,主要表现为网络负面议题的传播和蔓延,对网络舆论引导和舆论的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关于“阶层固化”议题的讨论多是负面的,涉及社会全体成员利益的发展趋势。在互联网时代,阶层固化的言论在网络平台日益发酵,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不同利益主体争相进行意见表达,形成了缤纷多彩的网络舆论景象。因此,有关阶层固化的媒介话语表达,可以作为个案研究当前网络负面议题的舆论引导。本文主要以舆论学的理论为参照,从网络舆论新格局角度出发,对我国当前舆论发展状态做整体的描述,探究导致阶层固化议题广泛传播的诸多因素;试图探讨网络社会多种媒介表达与阶层固化舆情传播的深层次关系,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考察阶层固化议题的具体媒介话语呈现;最后,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分析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意义,论证复杂舆论格局给舆论引导带来的治理困难,从而为进行舆论引导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从描述意义上来看,网络舆论场中“阶层固化”议题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对微信公众号涉及“阶层固化”的文章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关于“阶层固化”的议题讨论层出不穷,关注度居高不下,意见领袖对此进行舆论引导,且话题多偏离实质内容,情感导向明显;微博舆情关于“阶层固化”讨论,涉及的话题广泛,民众关注度高,贬义多于褒义。在“阶层固化”意见表达的过程中,存在焦点话题的转移和发泄情绪的现象。对大众媒介涉及“阶层固化”的新闻文本一一进行框架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大众传媒话语一直试图对负面议题进行舆论引导。大众媒介直接对阶层固化是否存在提出质疑,但却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引发了舆论场域中新一轮的争论。也可以看出,大众媒介最初用“风险”的框架定义阶层固化,到后来逐渐让位于“现象”框架,报道的态度也从消极变为积极。从规范意义上来看,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更好的了解民意,在变动的舆论格局中,实现舆情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统一。本文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对网络负面议题的舆论引导提出了创新型建议:政府树立“善治”的思维,加强对媒体的引导;主流媒体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良好的舆论生态环境;呼唤传播理性,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
其他文献
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已成功地在北欧地区运行了超过50年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成效。在中国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改工作中,立法者尝试将该制度引入我国的著作权法体系中,并在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学校信息化管理对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学校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建设要求
过去几年来,为寻求更好的经济效益,很多矿业公司一直趋向于更大规模的采矿作业。在最近发生的经济危机中,这种手段使很多公司避免了价格波动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in s
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它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后继信息甚至不能使其发生
一在小小说界,凌鼎年算是老手了。在他的小小说集中,一个最惹眼的风景是挺立着许许多多的倔者和狷者形象。他写得最成功的人物正是这类形象。我们一闭眼便能想起老菊头(《菊
期刊
根据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阐述了多途径上好首节物理课的心得与体会.
人的一生,常常面临很多选择,生活的选择、感情的选择,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诱惑,每一次选择又是一次艰难的历练。“面对选择的时候,能不能正确面对自己,这是问题的关键。”柏文
期刊
一、引言时下.大数据技术正受热捧,国内外专家学者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面对大数据浪潮.理应以此为契机深入探讨推进无线电管理信息化。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大数据时代
世界技能大赛由世界技能组织举办,每两年一届,备誉为“技能奥林匹克”,本文从作者亲自培养与选拔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选手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学院在选手培养和选拔的
企业活力的来源和生存的关键就是公路市场项目投标,并且胜出。投标者借助于当今的市场竞争,在工程投标竞争过程中,将自身的优势充分的展现出来,利用投标的方式,将竞争对手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