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周期结构及基于模型的波动同步化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awquq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中经济时间序列的特性很少能用规则的线性动力学来描述,实际中各种具有不同频率的波动现象就是经济序列不规则性的表现。研究表明用非线性的动力学理论来描述经济现象是合理可行的,例如经济系统波动中存在的非线性锁模现象。论文重点讨论非线性方法应用于我国经济时间序列波动周期研究的可行性。采用小样本周期检验结合谱分析的方法验证了我国的国家年度GDP序列以及地区年度GDP序列中均存在一个7~10年的Juglar周期。通过差分序列图对比、相关系数、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VAR脉冲反应函数(impulseresponsefunction)、方差分解(variancedecomposition)、非线性检验、单变量谱分析和交叉谱分析等实证分析证明了我国经济系统在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波动存在趋同性,并且证实了这种趋势是通过锁模机制形成的。最后利用Goodwin非线性经济周期模型建立锁模模型来分析不同地区经济时间序列波动中周期趋同现象的形成过程及机制。 论文在第二章中讨论了我国经济周期结构谱分析中的两个关键技术:滤波方法和谱密度函数估计方法。采用周期存在性检验技术结合谱分析结果来研究我国经济时间序列的周期结构。对我国幽家年度GDP来说,滤波后数据在长周期(Juglar周期)范围内的检验统计量以1%的水平显著的,这表明我国GDP序列中存在一个7~10年的Juglar周期,滤波后数据的谱密度曲线进一步地证实了这个结论。同样,对我国地区年度GDP来说,大多数地区数据经过滤波方法后在7-10年周期范围内的检验统计也是显著的,即支持在长周期范围内存在经济周期结构的假设。在第三章中,采用我国6个经济划分区包括28个省市1952-2006年的年度GDP总量数据,建立了我国不同地区经济波动之间具有同步化趋势的地区经济周期特征事实。通过频域方法研究表明我国地区经济周期的同步化程度十分显著,相关程度达到0.75以上。实证分析的结果同时表明我国地区经济波动之间具有非线性锁模发生的必要条件,这意味着我国地区经济周期同步化现象可以通过锁模这一内部机制来进行解释。在这一章中还采用我国原煤、钢、汽车三种产业1963-2002年产量数据,通过频域方法验证了其产业经济波动存在一个5-8年的周期。同时这三个产业在5-8年周期频率范围内的相关度达到0.65以上,表明这三个产业的经济波动具有趋向于5-8年周期的同步化趋势。最后论文在第四章中通过建立耦合模型来显示了锁模过程及其结果,分析认为锁模的发生与耦合强度参数以及模型参数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内锁模会以一定的比率锁定发生。
其他文献
我国的养猪业大约自1985年开始由家养转变为规模化养殖,经过30年的发展,养猪业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生猪养殖所产生的粪尿因量多且集中而无法被土
农产品不仅在人们的饮食结构中处于不可取代的位置,在国民经济中的农业经济结构中占有较大权重,其价格的稳定不仅关乎人们的生活质量,更是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针对
摘 要:王实甫《西厢记》利用张崔相和诗不仅恰如其分地交待了张崔二人不同的身份、性格、心理,也委婉地反映了元代市民阶级最普遍的思想诉求。张生之诗文雅隽永,但也捎带些油滑猥琐,符合他市民化的儒家才子形象。崔莺莺之诗婉转多情,在内敛克制与大胆反叛之间摇摆不定,这也正好契合了她元代新型闺阁小姐这一形象。张崔二人的相和诗反映的正是元代市民阶层肯定人欲;重视爱情胜于功名;反对封建家长包办婚姻,向往婚姻自由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