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宁及其脂质体对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和分子机理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草宁是中药紫草根部合成的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包括抗肿瘤、抗炎、抗微生物、抗病毒、抗氧化、抗脂肪生成、免疫调节剂等。其中,紫草宁的抗肿瘤活性倍受关注。随着生活及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的健康水平也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由于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肿瘤患者随之增多。而目前真正抗肿瘤的有效药物不多,尤其对肿瘤晚期患者,特别是恶性肿瘤,几乎是束手无策。急待有确切疗效的抗肿瘤新药进入临床,给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本论文首先研究了紫草宁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和多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然后将紫草宁用脂质体包囊,研究了紫草宁脂质体的工艺和质量标准;接着研究了紫草宁及其脂质体对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最后对紫草宁及其脂质体抗血管新生的分子机理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体外细胞的抑制实验结果表明,紫草宁对乳腺癌MCF-7、MDA-MB-435细胞株,肝癌Heps、HepG2细胞株相对不敏感,对Hela细胞株作用中等敏感,而对A549和HUVEC细胞株则较为敏感。体内实验结果表明,紫草宁对体内腹水瘤和小鼠皮下实体瘤都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但是紫草宁引起靶细胞膜破裂,基因组电泳条带呈现涂抹状,初步显示紫草宁对靶细胞的作用可能是坏死,这实际上是一种细胞毒害作用。   为了保持紫草宁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同时又能减轻它的细胞毒害作用,我们采用了脂质体作为紫草宁的载体,将药物包囊在其中制备成紫草宁脂质体后和原料进行下面的对比研究。制备的紫草宁脂质体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颗粒大小在220nm以下,Zeta电位大于30,体系处于较稳定状态。由于脂质体易氧化变质,最后采用冻干保存。实验中还发现,紫草宁脂质体在荧光显微镜或共聚焦显微镜下能看到明亮的红色荧光,可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荧光强度的测定,测定的结果和用传统的透析法测定的包封率结果是很接近的。但前者比后者操作方便,故可以优先选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包囊自身荧光药物脂质体的包封率。紫草宁脂质体与HUVEC作用一段时间后,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紫草宁脂质体定位在靶细胞的细胞膜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脂质体中的药物可能通过膜融合的通道,不断进入靶细胞质中,最后可以观察到靶细胞变红,充分证明药物从脂质体中释放进入靶细胞中。紫草宁脂质体通过尾静脉注射,可以在血浆中检测到红色荧光颗粒,所以紫草宁脂质体的自生荧光现象可以用于体内外药物的释放过程跟踪和细胞组织定位。   本论文建立了体内外各种血管新生模型,研究紫草宁及其脂质体对血管新生的作用。体外采用血管内皮细胞,因为新生血管主要是血管内皮细胞变形迁移等过程形成的。实验选用HUVEC细胞株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紫草宁及其脂质体能抑制HUVEC生长、迁移和微血管形成。体内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和小鼠体内基质胶栓模型,结果显示紫草宁及其脂质体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和小鼠体内基质胶栓上的血管新生,基质胶栓的免疫组化结果进一步显示它们抑制血管新生标记蛋白CD31的表达。   为了研究紫草宁及其脂质体抑制血管新生进而抑制肿瘤的机理,我们先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了分子模拟。模拟结果显示,紫草宁和人VEGF有良好的对接效应。接着研究了紫草宁及其脂质体对HUVEC细胞基因水平的调节。Q-PCR结果表明对VEGF、bFGF、EGF、TGF-β、mdr-1有下调作用;对IL-8、Il-1、TNF-α有上调作用,紫草宁脂质体较紫草宁的作用相对要弱些。最后,建立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紫草宁及其脂质体用药一段时间后,能降低模型小鼠肺的湿重和黑色素瘤肺转移瘤灶的数目,这两个指标大小可以反应药物对黑色素瘤肺转移的抑制率。提取黑色素瘤肺转移肺的mRNA和蛋白,Q-PCR结果显示紫草宁及其脂质体抑制VEGF的基因水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对P-ERK有抑制作用。   紫草宁及其脂质体对体内外血管新生的作用和抑制血管新生机理的研究,得到一致的结论,紫草宁脂质体的抑制作用较同样剂量的紫草宁要缓和,说明紫草宁脂质体是一种细胞膜亲和性高、持续缓慢释放的优良剂型。   综合本论文实验的结果,绘制出紫草宁及其脂质体抑制肿瘤细胞分泌VEGF抑制血管新生的信号示意图,推测紫草宁及其脂质体可能是通过抑制VEGF-VEGFR-ERK信号途径传导来抑制血管新生。   通过抑制血管新生来抑制肿瘤生长是目前抗肿瘤的新方向,肿瘤组织生长过程中会出现血管新生的现象,血管新生给肿瘤细胞提供氧气和养料,同时排除二氧化碳和废物,肿瘤组织依赖血管新生营造的生存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故抑制血管新生可以有效地切断肿瘤组织的营养供应,从而“饿死”肿瘤细胞。   紫草宁及其脂质体抗血管新生和分子机制研究结果,为今后紫草宁进入临床提供技术保障;选择合适的制剂,让之顺利进入临床提供物质载体,故本研究课题无论从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应用上,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的日益加重和气候的改变,蓝藻水华的暴发在世界各地逐渐加剧,有毒蓝藻的次级代谢产物,随着藻细胞的破裂释放到水中,对人类及各种动物的健康安全构成了严重的
基于纳米物理概念,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纳米管阵列天线的概念。通过对纳米管物理、化学特性以及传导特性的分析,发现纳米管内电子运动具有无散射的弹道输运效应,从而使得利用纳米管
为了研究中国西北植物遗传多样性和第四纪气候变化对其进化进程的影响,我们选择了半日花(Helianthemum songaricum)、河西菊(Hexinia polydichotoma)两种植物,运用叶绿体基因
“画人物以得其性情为妙,东丹此图,不惟尽其形态,而人犬相习,又得于笔墨丹青之外,为可珍也。”录自《试古堂书画汇考》[松雪论画]这是松雪论画文章中的最后一部分,强调绘画得
植物对非生物因素胁迫的生理响应存在性别差异。通常情况下,相对于雄株,雌株遭受的伤害更大。然而,雌雄异株植物不同性别个体应对非生物胁迫时所表现出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因此
在CMOS图像传感器的低灵敏度和低动态范围的缺陷逐步得到改善的同时,它的一系列优点,如低功耗、系统尺寸小、数字时序电路易与像素阵列集成到一个芯片,正在不断掀起业界的研
随着Internet和个人无线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多媒体通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同时近年来短距离无线通信,如超宽带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研
菌根共生是自然界最为广泛的共生形式,80-90%的陆生植物可以与丛枝菌根真菌建立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植物可通过与菌根真菌共生高效率的从土壤中获得磷和氮等无机及矿质营养;同
全球变暖导致了局部区域植物生产力增加和降雨格局改变,由于植物生产力的增加致使大量有机碳输入土壤从而可能会改变地下碳循环。然而,关于温带草原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输入和降
随着慢光技术的快速发展,光速控制技术已经有很多种实现手段,并在光学延迟线、全光缓存、光通信、信息处理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基于光速控制的干涉仪作为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