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文献计量分析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 : 42次 | 上传用户:wing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卒中是神经科最常见疾病,致残率居首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现代医学以往治疗作用靶点单一,或以营养神经,或以改善微循环为主。神经血管单元(neurc-vascular unit, NVU)概念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发生后神经元、神经胶质、血管、血脑屏障损伤看做一个整体微单位,提出整体治疗的新策略。但至今仍未找到一种治疗AIS具有多重靶点、且疗效肯定的药物。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的治疗优势。气虚血瘀证为AIS的基本病机,研究表明益气活血法具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减轻AIS后炎性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等疗效及机制,但一直缺少针对NVU整体保护作用机制的临床研究。本课题旨在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试验文献数量及内容研究现状,并通过临床研究进一步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AIS保护NVU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一、文献计量分析目的: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试验文献发表数量及内容的研究现状,总结此领域的分期论治、辨证分型、治则治法、中医药治疗情况等。为今后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文献资料来源于1994年1月-2013年12月底国内生物医学期刊和会议论著发表的,以中医药为干预措施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文献调研及内容分析法。运用数据库电子计算机检索并结合手工检索。检索策略以“缺血性中风、脑梗死、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卒中”和“中医药、临床、病例、对照”为关键词,进行扩展检索。采用PASW Statistics18.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文献数量方面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901篇,其中随机对照试验文献787篇,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1114篇。20年间发表的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试验总文献数及随机对照文献数均呈逐年增长趋势;非随机对照文献数在1994-2007年间呈增长趋势,2008年始呈下降趋势。随机对照文献、非随机对照文献发表篇数升降趋势经Runs游程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文献内容方面2.1分期及干预措施中医药治疗AIS以急性期临床试验最多,有1611篇(占84.74%);中药为治疗AIS的主要干预措施,但分期各有侧重。①急性期:中药及中西医结合干预为主,有1441篇(占89.44%,1441/1611);②恢复期:除中药治疗外,针灸占主要比例,有51篇(占30.36%,51/168);③后遗症期:除中药治疗外,康复29篇(占23.77%,29/122)及针灸治疗27篇(占22.13%,27/122)占主要比例。2.2辨证分型共10种证型,各分期频次排在前3位有①急性期:痰瘀阻络证229篇(占14.21%)、气虚血瘀证212篇(占13.16%)、风痰痹阻证116篇(占7.20%);②恢复期:痰瘀阻络证29篇(占17.26%)、气虚血瘀证28篇(占16.67%)、肝阳上亢证20篇(占11.90%);③后遗症期:气虚血瘀证58篇(占47.54%)、痰瘀阻络证29篇(占23.77%%)、气阴两虚证17篇(占13.93%)。2.3治则治法共11种治则治法,各分期频率大于10%的有①急性期:活血化瘀法682篇(占46.99%)、益气活血法359篇(占27.31%)、痰瘀同治法169篇(占11.73%);②恢复期:活血化瘀法52篇(占30.95%)、益气活血法40篇(占23.81%);③后遗症期:益气活血法41篇(占33.61%)、活血化瘀法23篇(占18.85%)。2.4中药使用情况1901篇文献中,有1664篇使用中药治疗,其中注射剂治疗有962篇(占50.600%)、汤剂治疗有387篇(占20.36%)、口服剂治疗有291篇(占15.31%);急性期气虚血瘀证中药注射剂文献应用情况结果显示,益气类主要为黄芪注射液,有19篇(占28.36%,19/67),活血类以灯盏细辛应用最多,有22篇(占32.84%,22/67);汤剂的治则治法以益气活血法(含补阳还五汤)频次最高,有168篇(占43.41%,168/387),其次为痰瘀同治法,有75篇(占19.38%,75/387);口服剂治法功效以益气活血法频次最高,有102篇(占35.05%,102/291),其次为活血法,有84篇(占28.87%,84/291)。2.5单味中药使用情况汤剂治疗文献共387篇,涉及中药107种。频率大于10%的中药有:川芎346篇(占18.20%)、赤芍339篇(占17.83%)、石菖蒲311篇(占16.36%)、桃仁293篇(占15.41%)、红花287篇(占15.10%)、水蛭254篇(占13.36%)、胆南星251篇(占13.20%)、黄芪243篇(占12.78%)、天麻238篇(占12.52%)、田七232篇(占12.20%)、当归225篇(占11.84%)、地龙222篇(占11.68%)、半夏220(占11.57%)、丹参197篇(占10.36%)、陈皮191篇(占10.05%)。2.6各证型常用中药情况①气虚血瘀证:黄芪、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当归、地龙等;②风痰闭阻证:天麻、法夏、白术、陈皮、茯苓、川芎、水蛭、桃仁、红花等;③肝阳上亢证:天麻、钩藤、全蝎、石决明、豨莶草、牛膝、杜仲、桑寄生、羚羊角、菊花、白蒺藜、夏枯草等;④痰热腑实证:大黄、芒硝、枳实、火麻仁、桃仁、虎杖、瓜萎仁等;⑤颅脑水瘀证:白茅根、益母草、泽兰、泽泻、路路通、水蛭、川芎、穿山甲、乳香、没药等;⑥痰瘀阻络证: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田七、水蛭、穿山甲、石菖蒲、瓜蒌、胆南星、竹茹、浙贝等。结论:1.本领域文献发表数较多且逐年增多,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数呈上升趋势,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数呈下降趋势,中医药治疗IS的临床研究发展迅速且日趋成熟。2.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以急性期研究最多,且各期辨证用药及干预措施各有侧重,体现出辨证论治的中医特色。3.气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贯穿病程始终,为缺血性卒中的基本病机,其中以气虚为本,痰瘀为标。4.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是中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最常用治法。5.治疗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益气类药黄芪注射液、活血类药灯盏细辛注射液应用频率最高,疗效论证强度最强。6.常用中药归分6类:①活血化瘀药,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田七、当归、丹参、山楂、鸡血藤等;②破瘀涤痰类药,如地龙、水蛭、穿山甲等;③化痰药,如法夏、石菖蒲、胆南星、浙贝、竹茹、瓜蒌等;④平肝熄风药,如天麻、全蝎、钩藤、石决明、豨莶草等;⑤补益肝肾、养血熄风药,如白芍、龟板、杜仲、牛膝等;⑥益气健脾药如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等;临证根据证型不同进行加减。二、临床研究目的:1.观察益气活血法对AIS气虚血瘀证患者NVU保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2.研究AIS-NVU损伤机制中血液学标记物早期的变化,探索益气活血法治疗AIS-NVU损伤的作用机制;探索复合血液学指标对NVU损伤程度整体评判的临床价值。方法:所有病例来源于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筛选。参考主要结局指标相关文献数据,按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样本含量计算公式,共纳入符合标准、且全部完成实验研究的48例住院AI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24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灯盏。细辛注射液(活血法),试验组加黄芪与灯盏细辛注射液(益气活血法),疗程7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中国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本研究为stroke评分)、中医气虚、血瘀证候积分;应用ELISA方法检测治疗前后AIS-NVU损伤的血液标记物指标(S100β蛋白、FPA、VEGF和MMP-9)的量的变化;实验室指标选取血小板聚集率(PAgT);同时评价黄芪+灯盏细辛针剂合用的临床安全性。结果:1.主要结局指标NIHSS评分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均能降低患者NIHSS评分,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次要结局指标①ADL量表(Barthel指数):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两组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病残程度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均能提高ADL量表评分,减轻患者病残程度,提高生活能力,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②stroke评分: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均有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两组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研究尚不能认为试验组改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优于对照组,考虑与纳入病例病情以轻度为主,四肢肌力及言语方面治疗前后积分相差不大相关。③中医证候积分:同组气虚证、血瘀证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干预方法均能改善气虚血瘀的症状体征,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④有效率:stroke评分试验组愈显率为91.7%,对照组愈显率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虚积分试验组愈显率为70.8%,对照组愈显率为25.0%;血瘀积分试验组愈显率为79.2%,对照组愈显率为41.7%;均提示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血清学指标及PAgT S100β蛋白、FPA、VEGF MMP-9和PAgT,同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治疗方法对NVU有保护作用,对血小板功能有改善作用,试验组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评价试验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异常改变。证实黄芪+灯盏细辛临床应用安全性高。结论:1.益气活血法治疗AIS气虚血瘀证,能够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病残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气虚血瘀证候,疗效优于单纯活血法治疗。2.益气活血法对AIS后NVU损伤有改善作用,筛选组合血液标记物可实现对NVU损伤的多机制评测,为临床提供血清学指导。3.黄芪+灯盏细辛注射液临床应用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是临床上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因素。目前病因学认为发生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原因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因此,临床上常将症状性动
金融环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
介绍了1种具有较高准确度的配电网系统图绘制方法,通过Google Earth卫星地图获得配电网线路和设备的地理坐标信息,在AutoCAD中利用VBA地理坐标信息,实现了配电网系统图的自动
<正>近来,"点赞"一词风靡网络,并迅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流行热词。"点赞",起源于社交网站的"赞"功能,网友如果对网络上的帖子、文章、图片、视频表示赞同、欣赏、
本文主要以19世纪意大利伟大作曲家罗西尼、贝里尼以及多尼采蒂的艺术歌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艺术歌曲的定义和解析,19世纪意大利艺术歌曲发展状态,以及三位作曲家所处的时代
<正>近日,网络流行热词"不作死不会死"广泛见于各大社区、论坛甚至主流媒体上,其中式翻译"no zuo no die"也被悄然编入了知名的在线英语俚语词典——"城市词典"。谁也没想到,
文字是人类文化的发展进程中的精粹,它将自人类生存以来的语言、行为用书面的形式记载下来,从而对世界的面貌,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都提供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和佐证。可以说任何一
综述了手术中截石位并发症预防的护理进展,包括截石位常见的并发症和截石位的护理进展。常见的并发症有术后病人周围神经损伤、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
韩国现代意义的特殊教育始于19世纪末,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欧美和中日特殊教育的先进经验。20世纪五、六十年代韩国特殊教育主要依赖私立特殊教育学校,1977年颁布的《特殊教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32例,采用SCL-90测评表对其在进行护理干预前后各测评1次,并进行比较。结果给予心理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