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传播特征及策略研究——以“平安北京”应对暴雨事件为例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got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我国也随之进入了web2.0的全新时代。充斥着各类信息的网络环境给网民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使得突发性事件中的舆情管控面临更多的挑战。2011年,我国迎来了政务微博元年,各地政府机关和官员接连“触网”,“试水”微博。使政府传播从以往单纯地依赖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开始向微博这种新兴的社交化网络媒体转移。微博以其短、平、快的特征加速了政府信息的传播速度,同时,还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便捷性,迎合了广大网民的信息接收习惯,使得政府的网络信息活动变得丰富、活跃起来。  然而,微博对于政府部门及官员来说,毕竟还属于一种新的事物,如何有效地运用微博,开创官民沟通的新平台新渠道,保障百姓信息的及时传达和政府信息的反馈,营造有利于社会民主和谐的强大舆论场,成为相关政府机构亟待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在各种突发性事件中,百姓情绪不稳定、真实信息流通不畅、谣言滋生等问题给政务微博的信息传递设置了诸多障碍。政务微博如何在此类事件中扮演舆论领导者的角色,一方面把握大局发出权威信息,另一方面安抚百姓情绪回应网民关切,将微博真正作为突发性事件的应对工具,亟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正是鉴于政务微博在突发性事件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北京市公安局的新浪官方微博——“平安北京”为例,研究其在“北京7·21暴雨”事件中的微博运作情况。同时,本文以拉斯韦尔“5W”理论为基础,分析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中,传播过程五要素的具体内容和表现。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释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并对拉斯韦尔的“5W”理论进行了相关文献的总结概述。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对“政府传播”和“政务微博”两个概念进行了梳理,分别总结了两者发展历程、意义和关系。文章的第三部分,点明了政务微博在突发性事件中的运作现状、意义及难点。第四部分,重点从传播过程的五要素出发,总结“平安北京”在突发性事件中的传播特征。最后,在文章的第五部分,针对“平安北京”与网民的互动,对政务微博的传播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总结。指出规范的管理机制、坦诚的姿态、高效的回复、多媒体传播形式、线上线下配合以及应急预案的筹备是政务微博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题中之义。  近几年,政务微博发展迅速,为政府的传播活动提供了很多不可低估的效用。然而,政务微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它在运作中也还同样存在各种不足和疏漏。作为政府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政务微博还应继续完善自身机制体制建设,进一步扩大公信力和影响力,重视自身的常态管理和突发性事件应急管理,为更好地为百姓提供信息服务、实现畅通政府和公民的信息交流做出更多努力。
其他文献
该文对"以人为本"的经济新闻传播理念主要进行了五个方面的考察:一、理想和界定"以人为本"的经济新闻传播理念.它是以受众为根本的传播理念,强调满足受众需求、维护受众利益,
建筑业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
随着 GPS 技术在工程测绘的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与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较,GPS 测绘技术优势在于可以有效提升测绘的准确度,本文首先对 GPS 测绘技术的基本原理和 GPS 测绘技术的特
一台机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就是动力机、工作机(工作装置或叫执行元件)和传动装置。在机器的总体设计中传动装置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动力机和工作机之间进行协调,把原
2003年上半年,“非典”的爆发,使国人对于“危机”二字有了切肤之痛。富兰克林说过,搁浅的人方知暗礁的位置。在经历了“非典”的惊惶失措后,痛定思痛,我国的企业界普遍对危机的随
针对港口码头工程的技术问题及其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了 港口码头工程建设现状。同时还探讨了码头施工技术,内容包括:机床抛石技术,沉箱施工技术,混凝土的浇筑。最后总结了
在推动国家自主创新过程中,企业是主体,人才是关键.企业创新型人才的拥有与效能发挥,已成为自主创新与市场竞争力提升的主要方面,受到企业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中外企业努力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陆续开始制定有关网络传播的法规.其中,美国作为网络的诞生地以及目前网络技术最发达的国家,针对网络的立法最早也最为完善;
目前,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还有人民理念的快速更新,导致建筑行业已经变成国民经济当中一项极为重要的领域,这一行业为中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建筑当中的
单轮振动压路机的液压驱动与机械驱动两种形式,究竟“谁主沉浮”?“存在就是合理的”这句话就是很好的解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在某种程度上也适用于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