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岩层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及支护对策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kerryto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逐渐增加,在高应力环境下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深部软岩巷道在高应力下的稳定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软岩巷道普遍产生的破坏行为为非对称变形破坏,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巷道仍普遍采用等截面等强度对称支护。在支护前没有准确的分析巷道围岩中弱结构体的部位导致巷道支护效果很差,这样不仅不能够保持巷道围压的开采长期稳定性,还会对煤矿开采安全生产造成影响。所以本次课题主要针对以上现象开展对巷道破坏特征和耦合支护技术的研究。本文运用理论分析、试验室岩石力学试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深部软岩巷道耦合支护进行系统研究。运用有限差分法程序FLAC3D模拟软件对软岩巷道耦合支护进行数值分析,用以证明耦合支护能够解决现场软岩巷道问题。选取淮南矿业集团潘二煤矿东二轨道大巷这一典型倾斜岩层极高应力环境下深部软岩巷道作为试验研究背景。制定较为详细的技术方案,研究出可行的非对称变形耦合控制支护参数并且通过现场对支护后的巷道进行监测,验证了此支护对策的可行性。根据软岩非对称性变形破坏机理分析,研究提出了采用巷道耦合支护对策。在锚网喷普通对称支护的形式下,对巷道关键部位实施“注浆锚索+注浆锚杆+加长锚杆”多支护结构非对称耦合支护方式,让支护体和围岩达到强度耦合、刚度耦合、结构耦合,最终实现巷道的长期稳定的效果。本文结合理论研究,针对具体的工程实际,使巷道关键部位稳定性得到控制,同时也为今后巷道非对称变形提供可实用性依据。
其他文献
我国西南地区,滑坡和泥石流对水力资源开发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形成重大威胁。辨识滑坡和泥石流的方法包括现场调查、平面遥感解译等。由于山区环境恶劣,现场调查难度大,导致滑坡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与日俱增,由此导致的地质灾害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滑坡作为其中一种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对我国人
学位
砂砾地层内部构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给注浆理论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现有的砂砾层渗透注浆理论均建立在各自理想的假设条件下,与工程实际相差甚大。本文从浆液的流变性能和砂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它主要用于地下水位比较低的地区,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新型的,以其经济性、实用性以及工程性状好等优点,在我
边坡的稳定性是岩石力学研究与工程实践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在露天矿山开采中,边坡是否稳定直接制约、影响着开采的安全和矿山的顺利经营,它是矿山进行边坡维护以及优化开采设计
钠法烟气脱硫方法因其对二氧化硫的亲和力强,脱硫效率高,烟气洗涤器内不易堵塞和结垢,系统故障少,投资低等特点,已经在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中得到应用。因此,钠法烟气脱硫废水的治理
矿山开采引起的上覆岩层破断和矿压显现是一个复杂的地质灾害问题。由于地质灾害孕育过程的隐蔽性、发生机理的复杂性以及发生时间的突然性对采矿周围环境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跨空间结构已不再单纯以满足使用功能而存在,而是作为一种空间艺术结构物而存在社会之中。对大跨空间建筑美学的日益重视,促使了大跨空间结构造型的丰富多彩。
变形稳定是危岩安全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了解危岩在不同时期的变形状态对于评价危岩的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变形监测是危岩安全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由于危岩常处于
学位
大型工程总布置设计包含大量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往往不能给人以直观、清晰的印象。基于GIS的三维可视化为设计人员和工程总布置之间提供了一个交互平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