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对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9年11月我院收治的有完整病例资料的36例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所有病例按REAL分类和WHO2001分类进行病理分型,并对其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病理类型包括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型6例、间变大细胞淋巴瘤6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6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5例、NK/T细胞淋巴瘤11例,成人T细胞淋巴瘤及皮下脂膜炎性T细胞淋巴瘤各1例。发病中位年龄43岁(11-75)岁,男22例,女14例;汉族28例,少数民族8例;临床分期1/11期9例(25%),Ⅲ/Ⅳ期27例(75%);,国际预后指数IPI≥2者25例(69.4%);一线化疗者22例,一线放化疗者12例,单纯放疗者1例,1例手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死亡。首程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为36.1%(13例),部分缓解率为36.1%(13例),进展+稳定率为27.8%(10例)。中位生存时间13.5(0-112)个月。全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41%。4例患者在一线治疗缓解后进行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因素包括分期Ⅲ/Ⅳ期、LDH增高、骨髓受侵、有B症状。多因素分析显示骨髓受侵及LDH增高是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IPI低危、低中危、中高危、高危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8%、56%、15%、0%(P=0.004)。结论:T细胞淋巴瘤发病时多为晚期、通常具有较强的临床侵袭性,常规化疗虽近期疗效尚可,但复发快,预后不良,远期生存率低。缓解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可能改善预后,仍需探讨新的一线治疗方案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