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磁三维反演的岩性识别与立体填图-以铜陵矿集区为例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性识别系指如何刻画、认识地下岩性分布,如何识别地下岩性的三维分布特征一直是地质学中的重要问题,对找矿勘查也有着重要意义。基于重磁三维反演的岩性识别能够大大提高三维地质填图可靠性和准确性,特别是随着三维物性反演技术的发展,无论是计算能力还是精度都大大提高,使得用其进行全空间的三维岩性识别和填图成为可能。  鉴于地表地质填图受深度的限制,仅能反映表层岩性的分布,对深部的岩性则难于识别,本文在实行较大深度的三维地质填图中尝试了基于重磁三维反演的岩性识别研究。具体方法为从先验信息约束的三维重磁反演方法入手,采用同一网格剖分,分别对重力和磁力数据进行反演获取密度三维模型和磁化率三维模型,使得模型中每个体元均有密度和磁化率信息,然后研究密度、磁化率与岩性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从物性组合反推岩性的逻辑关系式,对反演模型中的所有体元进行逻辑运算,遍历完成每个体元中的岩性识别,将识别结果转换为三维地质模型,从而实现基于重磁三维反演的岩性立体填图。  研究过程中,首先充分利用地质剖面、钻孔、物性标本等先验信息,采用Ecom ModelVision ProTM(MV)完成铜陵矿集区25条剖面的2.5维重磁人机交互反演模型的建立,然后将该模型作为三维反演的初始模型导入UBC进行三维反演,展开岩性识别工作,利用岩性识别结果重新修改校正模型,岩性识别结果不仅能很好的显示浅部特征,更能具体的反映了岩性在全区和深部的变化,弥补了仅参考地质剖面建模的不足。最后将修改完好的模型切片导入Geomodeller重新拼接为连续性完好的三维实体,得出比MV拼接更加真实可靠的三维模型,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通过立体地质填图揭示铜陵矿集区6km以浅结构框架,直观、真实的刻画了研究区地质构造、地层、断裂、控矿岩层、深部岩浆、内部结构及下伏基底结构,明确矿集区地层与大型侵入体的构造关系,得出铜陵矿集区深部岩浆岩发育,极大地拓展了第二找矿空间的结论。同时,本次岩性识别与立体填图结果充分表明,开展基于重磁三维反演的岩性填图,是了解矿集区深部岩性特征的、发现深部矿产等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重磁三维反演方法的改进,物性-岩性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本文采用的方法将能更准确地反映地下岩性三维分布,为实现矿集区“透明化”提供有力支撑。
其他文献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吴晗传》一书(苏双碧、王宏志著),记录了史学家吴晗光明磊落的一生。现摘录其中知识界为《海瑞罢官》呼吁平反的内幕。替吴晗平反,这是知识界
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许多学校都存在着班额过大的问题,这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而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现如今,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许多高校中得到了应用,为
近几年中国电影年产量大幅度上升,票房收入节节攀升,电影产业快速发展,电影市场一派热闹繁荣的景象。然而,一年年电影产量上升,一次次票房刷新,并未改变电影文化的精神缺失。
在地震勘探工作中,特别是在对地质体的精细勘探工作中,所涉及的介质往往在局部是非均匀的。在这些局部非均匀介质中,不规则的分布着许多小的弹性参数扰动,在对目标体的精细勘
可控源电磁法是地球物理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和海洋可控源电磁法(MCSEM),该方法采用人工建立的交变电场作为激发源,当遇到地下极化介质
字体设计是人类商业活动的需求,它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变化着。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当今的设计领域中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并在众多媒体领
演唱心理紧张,是每个演唱者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可以说,临场时一点也不紧张的人是没有的,只是个人的紧张程度不同。如果过度的紧张就会影响到演唱的水平,那如何克服演唱
本论文利用来自双星TC-1卫星、欧空局Cluster卫星和17个地面地磁台站的数据,研究了等离子体片内高速流停滞(Braking)过程中产生的电流楔的地磁扰动特征。所选取的三个高速流
城市发展的历史几乎等同于人类的文明史。几千年来,城市伴随人类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直至今天,如何让生活更美好,也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已成为人类的共同课题。2013上海艺
本论文针对川东北地区TNB构造带海相碳酸盐岩储层,通过利用本地区测井资料,开展储层含气性识别研究,建立出储层气水识别模式。首先进行测井数据标准化以及岩芯归位,构造出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