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植酸酶的菌种发酵条件的研究

来源 :北京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856432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元素,自然界中磷的三分之二是以有机磷的形式存在的,其中大部分是植酸磷。这种磷无法被动物利用,必需有植酸酶的存在,才能将植酸磷分解,释放出能够被动物消化吸收的磷。本文的中心是对产植酸酶的微生物的培养及发酵条件进行研究。1.通过对产植酸酶的微生物菌种进行紫外线诱变选育,选出植酸酶产量高,且发酵时间短的生产菌株。该菌株产孢子少,十分适合固体发酵。2.对目前常用的四种植酸酶测定方法进行了在准确度、灵敏度、误差等方面的比较,选定了FeSO4-钼蓝法。该方法的准确度及灵敏度适中,且实验步骤简单,所需的试剂种类也较少,测定时间短,比较适合于实验初期大量但准确度要求不高的酶活测定,同时也可以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3.研究植酸酶固体及液体发酵条件,通过对培养基中碳源、氮源、无机磷的选择,以及对培养温度、培养湿度、通气量、pH值等发酵条件的研究,基本上确定了固体及液体发酵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植酸酶产量最高分别可以达到20u/g干基和4.0u/ml发酵液,同时还产生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且发酵时间仅为4天,是目前较短的发酵周期。此项研究可以为今后的中试及扩大生产提供参考。4.对于植酸酶的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讨论了酶作用的最适温度、pH值及金属离子的影响等问题,为酶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区域性的环境问题逐渐加剧,由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及所引发的环境灾害和生态灾难不仅没有得到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对Ni-YSZ阳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流延法制备了多层阳极支撑复合SOFC阳极基底,为实现SOFC的中温化奠定一定的基础。以NH4HCO3为沉淀剂制备NiO的产率比较高,由Ni氧化制备NiO的工艺比较简单,但是它们所制得Ni-YSZ的电导率却比NH3(H2O的低0.7和1.4个数量级。因此选择NH3(H2O为沉淀剂制备NiO粉末,严格控制溶液的pH值以提高产率。YSZ制备以NH3(
TiO2作为一种光催化基础科学问题研究的模型材料,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目前对TiO2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离子掺杂、半导体复合,贵金属沉积等手段提高其光催化活性,而对于TiO2
尼龙6(PA6)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其具有强度高、加工流动性好、耐磨、耐腐蚀等优点,同时也具有热稳定性差、吸水性强、干态和低温下冲击强度低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而CNTs作为一种很好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将其用来改性尼龙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其中在尼龙表面接枝CNTs的研究较少。目前,在PA6表面接枝多壁碳纳米管(MWNTs)的方法主要有阴离子开环聚合法和微波辐照引发聚合法等,前者
在倾斜单晶衬底上生长的LaCaMnO_3和YBa_2Cu_3O_(7-δ)薄膜的激光感生电压热电效应是国际上超巨磁电阻(CMR)材料和高温超导(HTSC)材料应用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本文的任务就是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LD法)制备LaCaMnO_3薄膜,通过光刻和镀电极等一系列工艺,最终制成薄膜器件。利用晶体中各向异性的Seebeck效应产生激光感生热电电压(Laser Induced Thermo
该文首次采用水平反向凝固复合方法生产H90-08Al-H90复合带,通过理论分析和工艺实验,确定了合理的生产工艺及相关设备的材质、结构和尺寸.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主要工艺参
控制砷(As)通过土壤—植物系统向人体的迁移和积累,从而降低As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P对高等植物As的吸收代谢的影响,并筛选出一些As的低积累的
绘本作为幼儿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它以生动趣味满足了幼儿好奇的天性,为幼儿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是幼儿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窗口”.幼儿教师抓住幼儿成长的敏感期、兴趣点
该文以聚丙烯(IPP)/顺丁橡胶(PcBR)及其动态硫化体系聚丙烯(IPP)/顺丁橡胶(PcBR)+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二元合金为基础,研究了多相结晶聚合物/非结晶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