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强调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特别是其中的农业生产主体培育,有助于实现现阶段中国农业实现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转换、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生产者收入。随着乡村振兴步伐的加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农业的发展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家庭农场应运而生。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为基础,进一步拓展和发展家庭农场,家庭农场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管理学科,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辅助手段。重庆作为西南地区的唯一直辖市,随着经济、农业、社会等各方面飞速发展,重庆市家庭农场也在向着现代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方向逐步靠拢,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总体上来说,重庆市的家庭农场发展水平不是很高,存在政府对家庭农场宣传力度不够、出台土地流转渠道不畅、对家庭农场主培训力度不足、农业涉农资金政策扶持力度不大、金融资金支持程度不够等问题。通过借助文献查询、统计分析等工具,汲取国内外家庭农场政府扶持的经验教训,提出要充分发挥政府扶持的作用,还需多渠道的增加宣传力度,吸引农民、更深一步的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积极培育新型农民专业队伍、加大各种资金的扶持力度等建议和对策,从而促进重庆市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于解决重庆市家庭农场政府扶持问题,加快重庆市家庭农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也为我国其他地区家庭农场政府扶持的改进提供了借鉴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