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卡交易纠纷司法裁判规则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nxia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伪卡交易的司法实务中,我们不难看出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中存在着同案不同判现象。法院在伪卡交易纠纷的归责原则、举证责任分配、实体责任的认定与分配等一些裁判规则上都有不同的处理。本文分析法院的裁判理由发现问题根源在于大多法院在论证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将伪卡交易导致的损失认定为持卡人的财产损失,并且采用传统的民法理论分析工具进行裁判,却忽视了持卡人作为金融消费者,有着决策偏好和有限理性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导致传统民法理论的责任自负、契约自由等原则发挥的作用不尽人意。本文第一部分从收集和整理的伪卡交易纠纷的司法判例入手,分析我国司法裁判的现状以及问题,得出法院常以“推定”的方式认定存在伪卡交易,在密码泄露的举证责任分配上存在差异,并且在采取何种法律构成来认定双方责任也存在不同。继而,本文第一部分提出了要完善伪卡交易纠纷司法裁判规则,必须厘清伪卡交易下储蓄合同的性质以及存款所有权的归属,必须在考虑到持卡人的弱势地位的基础上统一理论分析工具。本文第二部分从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的基础法律关系入手,探讨了银行与持卡人之间存在储蓄合同关系,明确了储蓄合同的性质以及存款所有权归属于银行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部分分析了传统民法理论在伪卡交易纠纷适用上的可行以及不足之处:首先,在违约责任的适用上,因银行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以及给付义务,银行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在持卡人存在未妥善保管银行卡和密码的情形下,按照民法理论责任自负原则可能会造成持卡人承担过重的责任比例,并且在持卡人承担责任比例上,法院裁判存在较大差异。其次,本文探讨了伪卡交易下银行承担侵权责任的不当,因为此时盗刷资金的所有权不在于持卡人,持卡人仅对银行享有债权,银行并没有侵犯持卡人的财产权。最后,本文也将进一步论述适用债权准占有人理论的可行性,得出这种可行性不大的结论。主要理由在于债权准占有人自身制度的构建还有待完善,我国现行法律中没有对此理论进行规定,而且债权准占有人理论在其本身构成要件上是否要求真实债权人无过错仍然存在争议,同时适用债权准占有给付效力规则为法律效果的全有或者全无,这既达不到实质公平的社会效果,也可能引起持卡人道德风险。对比上述三种理论,笔者认为在当前法治背景下,伪卡交易纠纷仍应当采用违约构成,但是鉴于银行与持卡人还存在金融服务提供者和金融消费者这一层法律关系,本文运用金融消费者的理念,弥补仅仅只适用违约构成带来的缺陷。本文最后一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结合违约责任这一法律构成,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理论具体应用到伪卡交易纠纷的司法裁判规则中,由此认定了银行在伪卡交易纠纷中承担严格责任,并且将伪卡交易中密码泄露的举证责任分配给银行。同时,考虑到在持卡人重大过失情况下,如不赋予其责任,将导致持卡人道德风险,所以我们借鉴域外经验,认为持卡人应当承担有限额的过错责任。
其他文献
万科A(000002):销售面积连续2月同比下降。2014年4月公司实现销售面积109.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6%,环比下降9.74%;销售金额127.5亿元,同比增长2.99%,环比下降11.64%。2014年1—4月公司完成销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受到教育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在论述开发与利用高中语文课程资源意义的基础之上,分别从充分利用
期刊
<正>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在近、现代历史上,虽然两国之间曾经发生过短暂的不愉快的事,但是两国人民之间的这种传统友谊,却一直没有
计算机和Internet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网络科学的研究.信息传播是网络研究领域的热点,信息传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初始信息源的选择,传统的方法通过衡量节点重要性的指标(节点度、
乐通股份(002319)实际控制人张彬贤显然是精于财技的高手——在乐通股份上市三年解禁期满后,他于去年3月在公司股价高位时疯狂减持套现,日前其又将利用乐通股份定增的时机低位补仓股票。而且为了减持避税,他甚至将控股股东的注册地一举搬到了遥远的新疆,每一步都显示出其的精心布局。  对张彬贤而言,乐通股份的定增将使其有机会低价买入股票。但对投资者来说,乐通股份的定增就没有那么美好了,因为公司定增的大部分
从概率的角度研究了可转移效用合作博弈的解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合作博弈解的结构,发现不同合作博弈值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运用条件概率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合作博弈值,并证
艺术家创造艺术品是遵循着一定的法则的,是依照其特定的语言规范和规律的,而艺术创造法则中的语言规范和表现规律,又是具有传统性和典范意义的。艺术家们对这些法则的遵循和更新
针对6自由度大跨度绳索牵引并联机器人存在绳索悬链线效应的问题,分别建立了绳索的直线模型和绳索的悬链线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并对二者进行分析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