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视“帮忙类”节目初探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zh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帮忙类”节目是最近两年时间内,出现在国内电视荧屏上的一种节目形式,无论是在其形式上,还是在其内容以及表现的手法上,都有着其独到之处,突破了以往传统新闻的一些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的节目形式,“帮忙类”节目有着一定的学术观照价值。  本文从“帮忙类”节目的产生及兴起谈起,对其产生、发展的背景和现状做了详细的描述,期望通过与传统民生新闻栏目的比较,总结出“帮忙类”节目的特点,以给本文中提及的“帮忙类”节目一个界定。接下来笔者尝试从某一个“帮忙类”节目为例,总结出“帮忙类”节目与以往电视节目相比,比较突出的几大要素,并进行简明扼要的解析。在第三章中,笔者将对国内民生类节目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的梳理,并试图在理清发展的过程中,探寻民生类节目在表现形式以及创作思路上的变化。通过新闻学、传播学、心理学的不同角度的切入分析,寻求对电视“帮忙类”节目有一个全面的审视。  在论文的最后部分,转入了对电视“帮忙类”节目的理论思考,认为“帮忙类”节目的出现首先引起的是新闻观念上的变化,其次是记者的社会角色发生着变化。“帮忙类”的节目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接近民生,服务民生”的作用,但它毕竟是市场化下的产物,摆脱不了“收视率为上”的俗套,它可以为民生建立起一个公共话语平台,但难以脱离“俗气”的命运。它是在市场化条件下,民生栏目遇到发展瓶颈后,中国电视人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勇于探索的产物。本文最后提出,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帮忙类”节目如果想要谋求长期发展,最终还是要回到传统新闻的轨道上来。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通过对巢湖市滨湖村村民自治选举事件的描述、归纳,揭示当代乡村选举中人际传播特征及形成基础。进而,笔者试图从乡村选举这一具有现代社会特征的事件中人际传播表现
期刊
随着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新闻采访冲突事件背后常常隐藏着复杂而多元的利益矛盾。新闻采访冲突事件高发的现实环境下,作为社会瞭望者的新闻记者面临的现实环境将更加复杂。我
中大·吴庄建设项目位于杭州市中心区域,是杭城最高档的住宅小区之一.本设计力求通过精心的设计和施工,营造出宜人的居住环境,本文通过对该小区设计理念的介绍和探讨,为其他
本研究选取《南方周末》、《扬子晚报》、《中国青年报》和《人民日报》为目标媒体,按照既定的抽样规则获得四报2004至2006年度共921篇大学生新闻报道。并针对这些报道进行了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建设水平的不断发展完善,对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本文简要阐述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与目标,探讨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
平顶山某电厂第三期工程的双曲线冷却塔是一座淋水面积为3000m2、环基中心直径为68.562m的中型塔.环基宽5m,混凝土量达800m3,要求的技术指标为C20、P8、F150,而且混凝土的浇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将“民主生活会”专列一节。证明开好民主生活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前,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也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 “Chinese Co
Web3.0时代,传媒市场依然硝烟弥漫,且此态势有越发残酷之趋向。新媒体以一股后浪推前浪之狂妄,不断向传统媒体发出一声声震彻山谷的号角。在此严峻的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人适时而
在西安不杀蒋介石 我是1936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夕到周恩来身边工作的。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准备对中国大举进犯,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卖国贼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