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抗肿瘤活性及其对小鼠免疫调节活性的实验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fzqgkvbav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体外实验研究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观察生物碱部位对HepG2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及诱导凋亡作用;检测生物碱部位对HepG2细胞的形态、体外迁移、侵袭和粘附能力的影响。(2)体内实验观察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对KM小鼠肝癌H22细胞移植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对KM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极高剂量口服毒性。方法:(1)体外实验用MTT法检测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率及HepG2细胞与Ⅳ型胶原粘附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生物碱部位对HepG2细胞诱导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作用;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生物碱部位对HepG2细胞生长及其形态的影响;Boyden小室检测生物碱部位对HepG2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2)体内实验采用鼠源性肝癌细胞H22移植瘤法,将60只KM小鼠随机分为五组,其中三组分别给予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32、16、8 mg/kg体重,两个对照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NS)20ml/kg体重和5—FU 15mg/kg体重。检测平均瘤重和抑瘤率,计算脾指数(SI)、胸腺指数(TI),MTT法测脾细胞增殖率。极高剂量口服毒性实验将生物碱部位按最大容积给予3000mg/kg体重,观察小鼠毒性反应。结果:(1)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能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流式细胞检测显示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能诱导HepG2细胞的周期阻滞,呈剂量依赖性;小剂量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3)Boyden小室体外迁移、侵袭能力检测结果显示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对HepG2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4)粘附实验结果显示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对HepG2细胞与Ⅳ型胶原的粘附能力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5)体内实验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在浓度为32、16、8 mg/kg体重时,对肝癌细胞H22实体移植瘤的抑制率分别为:43%,29%,23%,且其平均瘤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6)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各剂量组小鼠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7)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各组在24h,48h,72h的脾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8)极高剂量口服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对KM小鼠体重和各主要脏器质量均无明显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能在体外显著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2)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能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呈剂量依赖性;且在小剂量时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提示了其可能的抗肿瘤机制。(3)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能抑制HepG2细胞的体外迁移、侵袭及与Ⅳ型胶原的粘附能力,提示生物碱部位通过改变HepG2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来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4)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对KM小鼠肝癌H22移植瘤有抑制作用。(5)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能显著增强KM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及脾细胞增值率,提示其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6)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极高剂量口服毒性实验提示生物碱部位口服给药无明显毒性。
其他文献
当前,核心素养因符合学生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而成为一个热门概念,美术教育也不例外。当前的美术教育存在过于强调专业化、部分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一知半解、学生艺术创作缺乏创新
背景:每年全世界大约新增一百万的肺癌患者,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约占肺癌发病总数的75%-85%,其2/3的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即为ⅢB~Ⅳ期患者,预后不良。随机临床试验
中医治疗儿童弱视及远视概况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50011)郑新青,王静波弱视和远视是眼科临床中常见的儿童眼病。前者以视力低下且矫正不良,无完善的双限视功能为特点;后者以视近模糊或
目的(1)检测STAT3蛋白及c-myc蛋白在肝癌SMMC-7721细胞以及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2)抗体干预后观察STAT3及c-myc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
目的:通过检测鼻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9)、LMP-1(潜伏膜蛋白-1)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两者在鼻NK/T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江一平运用中医思维辨治溃疡性结肠炎,巧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多种癌症治疗方法之一。在癌症治疗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超家族的死亡受体已经成为最具有潜力的治疗靶位点之一。DR5(Death receptor 5)是TNFR超家族成员
在个人财产不足以清偿夫妻个人债务的情况下,有两种执行路径:一是代位析产诉讼,二是不进行析产,直接执行夫妻共有财产中的应有份额。基于代位析产诉讼与执行的强制力、效率追
2005年是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也是他发表狭义相对论100周年。爱因斯坦的思想在改变着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认识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和历史观念。爱因斯坦现象背后的启示
GDDR基因是2002年,杜建军博士从成功建立的具有高消减效率用于筛选胃癌下调基因的抑制消减杂交cDNA文库中,利用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快速cDNA末段扩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