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啶虫脒适配体和抗体的上转换荧光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55551309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啶虫脒是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广谱型的氯代烟碱类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刺吸式害虫的防治。但过量残留在环境和食品中的啶虫脒会对生态系统以及人类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需要建立一些检测手段监测啶虫脒在环境和食品中的残留。传统的色谱法耗时长且费用高,难以实现高通量检测。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快速、经济、简便的快速检测技术实现对残留啶虫脒的现场筛查。近年来上转换纳米材料(UCNPs)因其在生物安全性和光学特性方面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快速检测中作为良好的荧光指示剂。农药小分子化合物的快速检测一般会利用到分子识别物,抗体作为识别化合物应用于小分子的检测已经被大家所熟悉。近几年,适配体以其易合成修饰、稳定且对靶标化合物具有高特异性的亲合能力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小分子化合物的检测。本研究利用啶虫脉适配体和制备得到的抗体分别结合上转换纳米材料建立了三种上转换荧光快速检测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制备了氨基功能化的磁性纳米材料(MNPs)和上转换纳米材料(UCNPs),并建立了一种上转换荧光DNA探针,该探针由适配体修饰的磁性纳米材料(apt-MNPs)和适配体互补链(cDNA)修饰的上转换纳米材料(cDNA-UCNPs)组成,通过磁分离效应原理来检测啶虫脒。适配体可以特异性的与啶虫眯结合,因而会从cDNA-UCNPs上解离下来,通过外界磁场的作用,洗去解离下来的cDNA-UCNPs,检测到荧光强度值变低。荧光强度的变化值(ΔI)与啶虫脒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因而可以用于啶虫脒的定量检测。在最优条件下得到该探针的检测范围和检测限分别为0.89-114.18 μg/L和0.65 μg/L。与其他啶虫脒结构类似物交叉反应小,特异性高。该探针在六种基质(田水、土壤、梨、苹果、麦粉和黄瓜)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8.2%-103.5%,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2.6%-10.9%,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4.3%-10.2%。利用DNA探针和HPLC对真实样品田水和梨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线性方程为y=0.9768x-0.189,决定系数为0.9974,进一步证明了该探针的可靠性。2.合成了 20 nm粒径纳米金(AuNPs),并利用它与UCNPs基于荧光内滤效应(IFE)建立了上转换荧光分析方法检测啶虫脒。在最优条件下,荧光饱和中浓度SC50为92.7μ真g/L,检测范围为2.23-285.4 μg/L。该方法对啶虫脒的检测特异性高,与其他结构类似物交叉反应小。在六种基质即田水、土壤、梨、苹果、麦粉和黄瓜的添加回收实验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5%-105.6%,相对标准偏差为1.3%-10.1%。真实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HPLC检测方法的相关性高,相关线性方程为y=0.9347x+21.412,决定系数R2=0.9798。该检测方法为均相反应,不需要洗涤的步骤,方便操作,节省时间和劳动力,同时还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可以用于环境和农作物产品中残留啶虫脒的快速检测。3.采用活泼酯法制备得到了啶虫脒的免疫原和包被原,其偶联比分别25:1和12:1。利用啶虫眯免疫原免疫BALB/c雌性小鼠,并通过细胞融合实验成功制备了三株能稳定分泌啶虫脒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F11B1、2F2B10和4D10B8,并分别制备纯化得到了相应的抗体。采用ic-ELISA对啶虫脒单克隆抗体的灵敏度进行评价,其中4D10B8细胞株分泌的抗体灵敏度高。因此对4D10B8细胞株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通过优化条件建立了标准曲线,计算得到其IC50和检测范围分别为0.15 μg/L和0.003-7.5 μg/L。交叉反应实验表明,除了与噻虫啉具有较大的交叉反应外,与其它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可忽略不计。说明4D10B8细胞株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好。4.利用啶虫脒抗原和抗体分别与AuNPs和UCNPs偶联,基于IFE建立了啶虫脒上转换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对纳米金用量、缓冲液的离子强度、pH、甲醇含量以及孵育的最佳时间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该方法的SC50为0.03μg/L和最低检测限SC10为0.001 μg/L。该方法除对噻虫啉有较大的交叉反应外,与其他结构类似物基本无交叉反应。通过对四种基质的添加回收实验,平均回收率为75.1%-104.7%,相对标准偏差为1.4%-10.1%,能够满足残留检测的要求。用HPLC对该方法进行验证,二者检测结果相关性很高,相关性方程为y=1.1305x-1.0695,决定系数为0.9796,证明本研究基于IFE建立啶虫脒上转换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可以作为检测啶虫眯的潜在工具。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为运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临床评估动脉硬化的一项指标做一定的参考。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3
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随着能源消耗的与日俱增,特别是传统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带来了严峻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因此,对致力于实现全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工作者来说,节
【研究目的与背景】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是一组致死性极高的急性临床综合征,呈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多器官微栓塞。近几年研究显示TMA早期识别延误是导致高致死性因素,因为24小时内行血浆置换(PE)可以将死亡率90%降至20%;然而本综合征早期确诊难,即便后来发现ADAMTS13低于10%可提高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诊断的
目的 系统评价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aneurysm repair,EVAR)和传统开放手术(open surgical repair,OSR)在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AAA)
超导现象是凝聚态物理中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各向同性的s波超导基于电子-声子耦合机制而产生,其微观机制已被BCS理论完美的诠释。然而,常规BCS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揭示非
水稻白叶枯病是由水稻黄单胞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ae,Xoo)引起的水稻上常见的细菌性病害。目前,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药剂品种较少,且抗药性逐年增加,急需
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发的稻瘟病是一类真菌病害,可以危害水稻整个生育期,引发的叶瘟、穗颈瘟等均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及品质。目前选育和推广抗稻瘟病水稻品种是防治
跳虫,又称弹尾虫(springtails)、粘管虫(collembolans),是弹尾纲(Collembola)动物的俗称。跳虫作为小型至微型节肢动物,个体数量和物种种类都很丰富,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各种陆
水稻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对国家的粮食安全有重大意义。在水稻生产过程中,主要受到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等害虫的危害,而目前对水稻害虫的防治主要依赖
近年来,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闸机作为一种承担着进出人员的身份识别与进出控制重任的公共设施产品,在公共交通尤其是地铁站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现有部分地铁闸机的设计可能还存在着指示性信息欠缺甚至容易引起解读歧义的情况,致使其无法有效引导用户做出正确的行为判断。在用户体验方面,闸机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智能技术的发展,产品的创新设计也正逐步聚焦到用户需求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