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报计划对活期储蓄客户CLV的影响分析

来源 :西安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4516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外资本的涌入,回报计划在我国各行各业均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学术界针对回报计划有效性的研究不断完善。采用客户终身价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 CLV)度量回报计划的实施效果已得到理论上的认可。但回报计划对客户终身价值的影响是否显著,能否像预期的那样带来更高的客户终身价值,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采用多层线性模型,通过对某大型商业银行活期储蓄客户13个月交易流水数据实证来分析回报计划对活期储蓄客户CLV的影响。随后作者还对客户交易频率和客户交易规模进行分析,探讨回报计划对客户交易频率和交易规模的影响。本文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在客户终身价值计算方面作者根据研究需要重新定义变量,并结合银行业常用利润核算方法改进客户终身价值计算模型,使之更符合银行业务实际。在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可信性方面作者加入了对照组和样本组进行比较,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保证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同时作者还拓宽了研究内容,在客户层面上分析回报计划对客户终身价值、客户交易频率、客户交易规模的影响,使研究更为全面,结论更具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参与回报计划活期储蓄客户终身价值比未参与回报计划活期储蓄客户终身价值下降的更快。参与回报计划的活期储蓄客户交易频率比未参与回报计划的活期储蓄客户交易频率增长的更快,两类客户的交易规模变化并无显著差异。且在两类客户中储蓄类账户总额高的客户交易规模更高。在未参与回报计划客户中,积分余额和储蓄类业务种类数对客户终身价值和交易频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结合研究结论我们给出以下管理建议:加强与已使用积分客户的沟通,明确积分累计和兑换规则,加大回报计划宣传力度;深入分析回报计划对客户CLV的影响因素,提升回报计划正向作用,加大回报计划对客户CLV的影响程度;通过对回报计划的改进,引导客户交易行为,降低客户成本,提高客户CLV。通过以上措施使回报计划真正成为银行强有力的关系营销手段,扩大银行品牌知名度,提升零售银行的整体竞争力。
其他文献
随着近些年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的不断改革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存有争议的话题。本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的分析方法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科技发展引发三次警务变革,分别是成熟的反应型警务、预测型警务以及机器人警务。警务科技化发展有利于警察提高其应对犯罪的能力,然而,如果没有相应的规范与监督,会出现警察
易地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的重要武器,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举措,而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经济发展都需要寻求更好的社区治理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降低药品周转天数,提高周转率。方法比较不同模式下的周转天数。结果平均周转天数(d):A模式为(20.75±3.16)d,B模式为(18.58±2.28)d,C模式为(17.08±3.60)d
7月16~17日,首席科学家杨亚军研究员率专家组成员阮建云、肖宏儒、李中林研究员一行到贵州遵义和铜仁试验站,了解试验站“十一二五”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和开展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
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占空比的流量自适应MAC协议,在基于S-MAC和TDMA流量自适应MAC协议的基础上,引入动态占空比机制,将原S-MAC协议的侦听/睡眠周期划分为多个短侦听/睡眠周期以
人物名片>>>$$ 林剑浩,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科主任。北京市首批健康科普专家。1998~2000年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从事骨科研究。2001~2002年以及2
报纸
对云南大围山野生茶树分布进行了考察,发现大围山野生茶树分布在海拔1600~2100m地区,形态多样,种类丰富,出现子房有毛或无毛、花柱5裂或3裂、花朵大、花瓣数多、果实大、果皮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