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行》联结失败的巴赫金对话理论解读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zxc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之行》是二十世纪著名的英国小说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的杰出代表作。本文旨在用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Mikhail Mikhailovich Bakhtin)的对话理论探究小说中以下问题:一,在殖民地印度,英国人和印度人群体联结失败的原因;二,在殖民地印度,以菲尔丁(Fielding)、穆尔夫人(Mrs. Moore)、阿德拉(Adela)为代表的英国人和以阿齐兹(Aziz)为代表的印度人个体联结失败的原因;三,印度人个体阿齐兹在与英国人联结失败过程中的主体建构。本文用正反面论证的方法,第一章和第二章从反面分析在殖民地印度,英国人和印度人群体和个人联结失败的原因是不满足巴赫金对话理论中对话的前提和条件,其次第三章用巴赫金对话理论中对话对于主体建构的重要性从正面分析分析了阿齐兹与英国人联结失败中的主体建构过程。本文研究的创新成果在于探讨了在殖民地印度,英国人和印度人群体和个体的联结失败反面论证了对话关系——个体与群体以及自我与他者,对于人的存在的重要性。阿齐兹在联结失败过程中的主体建构从正面补充了对话对于个体存在的重要性。本文运用巴赫金对话理论,从对话对于人的存在的重要性角度,以印度个体阿齐兹为重点,分析了《印度之行》联结失败的主题,这是对《印度之行》研究的又一次尝试和创新。毋庸置疑,《印度之行》是一部值得用巴赫金对话理论研究的佳作,对于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下,人与人之间以及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关系有深远的启示。
其他文献
辛西娅·沃尔特是美国青少年文学作家,她的作品主题种类很多包括冒险,神秘,种族主义,虐待孩子等。她的最受欢迎的作品是系列小说《悌勒曼一家》。她的悌勒曼系列小说中的第一
衔接是语篇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最早于1976年在韩礼德与哈桑的著作《英语中的衔接》一书中被明确地提出,并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此后,衔接一直是语篇研究中的
薇拉·凯瑟是美国女作家,以描写西部拓荒者的生活而著称于世。《啊,拓荒者》描写了美国中西部移民的边疆生活,以内布拉斯加大草原为背景,谱写了拓荒精神的赞歌。《啊,拓荒者》,《云
目前,英语口语测试主要采取传统面试测试方法进行,但这种测试方法还存在一些弊端:  1.一定程度上,面试考查的评分方法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的。考官在评分过程中难以避免个人好
对自我归属的追求是许多作家非常喜欢的创作主题之一。即便是在戏剧和青少年文学中,归属主题也占重要部分。在尤金·奥尼尔的戏剧中,他通过扬克对自我身份的追求表达了这一主题
本文运用语料库对比方法,以中介语理论,对比分析理论,及错误分析理论为依据,通过对中外语料库中检索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与人工分析相结合,旨在探索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和非英语专业
《喜福会》和《灶神娘娘》的面世使谭恩美跻身著名美国华裔作家之列。到目前为止,她共创作了五部小说,一部散文集和两本儿童读物。这些作品为她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她的部分作品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