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酸-丙烯酰胺/有机蒙脱土高吸水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x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脱土(MMT)因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而成为最具有工业化前景的无机纳米材料之一,目前已广泛用于橡胶、涂料、纺织、建材等各领域。本论文直接选用了200目的工业级钠基蒙脱土(Na+-MMT)为原料,分别以季铵盐N,N-二甲基,N-戊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溴化铵(DMAEA-PB)、N,N-二甲基,N-十二烷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溴化铵(DMAEA-DB)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TAB)作为插层剂,通过阳离子交换反应,对蒙脱土进行了有机化改性。以DMAEA-DB为例,研究了蒙脱土的有机化改性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当插层剂用量在25%左右,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1h时,制备的有机蒙脱土层间距较大,由改性前的1.28nm增加到改性后的2.35nm。在该条件下,还制备了另外两种有机蒙脱土:DMAEA-PB-MMT、HTAB-MMT,改性后,蒙脱土层问距分别达到1.43nm和2.85nm。其中DMAEA-DB-MMT和HTAB-MMT有机化改性效果较好,可用于高吸水材料的制备。   分别以DMAEA-DB-MMT和HTAB-MMT两种有机蒙脱土为原料,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将其与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共聚,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出聚丙烯酸-丙烯酰胺/有机蒙脱土[P(AA-AM/DMAEA-DB-MMT)]和[P(AA-AM/HTAB-MMT)]两种高吸水性树脂。用X射线衍射实验(XRD)、傅立叶红外法(FTIR)和热重分析法(TGA)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蒙脱土片层在聚合后发生剥离,以纳米级尺寸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   本文考察了有机蒙脱土用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AA用量、AA中和度、分散剂用量等因素对吸水材料吸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DB-MMI、HTAB-MMT用量分别为10%和6%时,两种树脂的吸水吸盐率较高,最大吸水率分别为100mL/g和875mL/g,吸0.9%的NaCl溶液倍率分别是87.5g/g和70g/g。   研究对比了两种高吸水性树脂的溶胀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树脂的吸液率受外界电解质溶液的种类和浓度影响较大。树脂的吸液率随着外界电解质溶液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减小。树脂对外部溶液pH较为敏感,在强酸性环境中吸液率较低,在弱酸性、中性和碱性环境中吸液率较高,其中当pH=7时,树脂的吸水倍率最高。在相同条件下,P(AA-AM/DMAEA-DB-MMT)比P(AA-AM/HTAB-MMT)的吸液率高,但吸水速率和保水率要略低。交联剂用量和引发剂用量都对树脂的溶胀性能有较大影响。
其他文献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是斐济病毒属的成员,侵染玉米和水稻后给亚洲地区玉米和水稻生产带来巨大损失。RBSDV由昆虫介体灰飞虱传播,能够在植
分子印迹技术是集高分子化学、仿生生物学等学科优势为一体的交叉学科技术,在仿生传感器、色谱分离分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尽管分子印迹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依然存在挑战。通常,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在温室下通过氢键等作用自组装成主客体复合物,而引发聚合需要更高温度,此聚合温度易影响、破坏主客体的缔合,从而影响印迹位点的性能。因此,在室温条件下构筑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和挑战的课题。可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