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蓬勃发展,住房资产和股票资产已成为居民家庭财富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生命周期假说,资产价格上升时,居民的财富增加,其消费支出也会有所增加。然而,由于我国区域间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资产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在各地区之间可能并不相同。 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差异。然后,基于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模型,构建居民消费与资产价格的理论模型。最后,利用我国35个大中城市2000-2010年的季度数据,采用面板协整的计量方法,研究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住房资产和股票资产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研究表明,从长期来看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住房资产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支出存在显著性正向关系,区域间住房资产波动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居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倾向于买房而不是租房,从而导致较高的房屋持有率,且越不发展的地区房屋持有率越高。股票资产波动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股票资产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支出存在显著正向关系,但股票价格变动对消费影响不大,中部和西部地区股票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无显著影响,这主要由于东部地区拥有较发达的金融市场、较多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居民投资理财意识较强,持有股票的居民较多。股票价格上升时,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更能感受到财富的增加,其消费支出也相应增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