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高知女性婚恋观探析——以太原地区为例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337958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平等化,女性在学业的道路上享受和男性同等的资源和机会。近年来高校研究生不断扩招,在高学历群体中女硕士、博士的数量不断增加,各行各业也涌现出许多杰出女性,女性管理人员、女性知识分子的队伍逐步壮大,从而催生出高知女性群体。然而在“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影响下,高知女性在事业和家庭中的角色并没有得到与男性同等水平的理解与认可,与之相对的却是社会对高知女性的诸多误解和形象扭曲。高知女性被贴上一些特殊标签,比如性格方面孤僻清高,思想与行为强悍霸道等。高知女性成为婚恋市场上的“弱势群体”,高学历变成了她们的婚恋障碍,社会上甚至出现“学位证不敌结婚证”的声音。对高知女性的偏见若得不到扭转,必然会加剧“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依附性逻辑,不利于男女平等的建立与女性自我社会价值的实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针对高知女性婚恋观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以山西太原地区在校硕士生、博士生和某些行政机关、科研院所、传媒等行业的中、高级白领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对高知女性婚恋观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为人们正确理解这一群体的婚恋观念及行为提供样本依据。  本文在实证基础上经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高知女性对待恋爱的态度端正务实,恋爱观更趋理性;择偶自主性强,择偶方式多样,择偶过程中业缘关系的影响明显提高;婚姻家庭观念更加关照个人感受,强调夫妻经济平等和人格平等,看重彼此心灵与精神的契合,夫妻关系在家庭中的地位上升;性观念逐步走向开放化,但是对性行为的态度较为谨慎。  虽然当前高知女性在婚恋观上体现出她们积极向上的一面,如敢于追求个体的自由和发展,强调自己的主体感受与幸福,在爱情婚姻中更加尊重自我价值等,这些特征与社会主流的婚恋价值观基本相符,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提高的表现。但是不容否认的是与其它女性相比,高知女性在择偶标准、婚恋生活等方面存在期望值太高,过于追求完美等误区。她们把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和高标准推及到恋爱和婚姻领域,给自身的婚恋生活带来一些困境。这些婚恋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提醒高知女性自身应对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婚恋观念进行反思和调整,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尚未培育出与现代社会变迁相匹配的现代婚恋观念。现代性的婚恋观应该立足于中国婚恋生活的现实,在对传统观念的扬弃及对西方文化的合理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摆脱传统性别角色的制约,消除性别偏见和歧视,在主流文化中融入两性平等的公众知识和流行文化,营造出符合中国现代文化意义上的婚恋观念。
其他文献
利用等离子体处理单层石墨烯,并制成pH传感器,通过接触角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原子力显微镜表征石墨烯处理前后微观结构,探究等离子体处理对石墨烯pH传感器灵敏
转型期的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活动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集聚城中村的流动人口,即文中所称的“外来者”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
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经济兴起,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改变着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学习、运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农民工回流发生在民工潮风起云涌之际,并由于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生动案例频频发生,引起了国内经济学家、人口学家、社会学家等对回流与创业的研究热潮。此时期有关农民工回流的
学位
虚拟现实是本世纪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作为一门科学和艺术将会不断走向成熟,在各行各业中将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神奇的作用,二十一世纪将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时代.
中国农村政治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兴奋点,特别是伴随着农村改革和村民自治在农村的开展,此研究领域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出现大量著作研究中国
学位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消防火灾事故进行调查,从而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在新的时期里,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消防事故发生的频率也变高了。同时,消防安全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可见,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健全的发展,对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对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形成都起着非常重要
期刊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社区文化建设已逐步成为社会发展之趋势,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要义,在和谐社会发展与文明城市创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2010年世博会到来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