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缝合胃肠吻合口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减少胃肠出血的应用疗效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wa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从Gagner等人于1994年报道世界首例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至今,LPD逐渐在全世界得到推广并被广泛接受。切割闭合吻合器具有简化手术步骤及操作方便等优势;然而,使用吻合器行胃肠吻合术(GA)后胃肠出血的发生率仍然很高。方法:连续收集139例采用Whipple方法行LPD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使用切割闭合吻合器完成胃肠吻合(SA)后采用加强缝合法(n=68,R法)和非加强缝合法(n=71,NR法)。比较了发生与未发生胃肠出血(GH)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吻合方法,并比较了2种吻合方法的手术相关参数。结果:139例接受LPD的患者中,15例出现GH。仅有吻合方式的不同于GH发生与否相关。在单变量逻辑回归分析中,只有吻合方法与GH相关。此外,采用NR法的患者GH和CD分级≥3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1)。结论:我们的回顾性分析表明,采用加强缝合方法进行的SA可能是未经强化的SA的一种改革,可有效降低GH的发生率。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这种加固方法的实用性。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分析儿童单纯室间隔缺损经胸微创封堵手术和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手术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心胸外科择期行单纯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的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73例单纯室间隔缺损患者分为2组。封堵组(33例)采用食道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手术,修补组(40例)采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修补手术。比较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围术期指标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回顾过去10年在我院行胆总管囊肿切除术的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胆总管囊肿的临床表现、围手术期管理及术后胆漏的原因以及预防的措施,指导胆总管囊肿患者的诊断及围手术期准备,减少术后胆漏发生率及改善患者预后。方法:研究选取了我院从2012年到2021年间,接受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吻合术的1014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手术资料等,对临床表现进行了回顾性的描述性研究,采
学位
目的:探讨血小板增高及抗血小板治疗对肝母细胞瘤(HB)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7月至2019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首次诊治和随访的229例肝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及生存资料,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各组血栓及肿瘤破裂的发生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肿瘤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Kaplan-Meier法计算OS率,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生存率,多因素
学位
背景:连接蛋白43(Connexins43,Cx43)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乳腺癌发生远处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Cx43在CTC上的表达及其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方法:我们对156例我院病程在两年及以上的乳腺癌患者
学位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1月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儿诊治中心住院的胎龄≤34周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共454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母体因素、母孕期因素、新生儿因素等,应用SPSS26.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454例患儿分为非ROP组(n=338)及ROP组(n=116),单因素分析显示
学位
一、研究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腹壁瘢痕评分与再次剖宫产术中孕妇腹腔粘连的相关性,筛选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再次剖宫产术中腹腔粘连程度的预测模型,为妇产科医师对再次剖宫产孕妇的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二、研究对象与方法:对在2020年12月-2021年8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再次剖宫产术分娩且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孕妇行前瞻性研究,采集其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腹壁瘢痕评分,
学位
膀胱癌(BLCA)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具有广泛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膀胱癌中DNA和RNA的明显改变可能是其多种临床病理特征的基础。本研究旨在研究自噬基因(ARGs)在膀胱癌中的表达、生物学特征和预后相关性。我们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和基因表达(GEO)数据库确定了256个膀胱癌样本及正常膀胱粘膜的基因表达谱,并进行了全面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临床样本验证。经过单变量Cox回归分析,最终选择了自
学位
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neonatal septicemia,NS)病原菌菌谱及耐药性变化,母亲产前抗生素的使用对新生儿败血症及其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重庆市东北片区2010-2014年与2015-2019年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NS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的变化。结果:2015-2019年的病原菌分布均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
学位
目的:分析胶原蛋白Ⅵ型先天性肌营养不良(COL6-CMD)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基因型,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胶原蛋白Ⅵ型先天性肌营养不良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基因型,分析基因突变位点保守性,采用生物信息预测工具预测其致病性,进一步对蛋白质进行同源建模,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的变化。结果:1.共收集8例胶原蛋白Ⅵ型先天性肌营养不良患儿,男性2例,
学位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分别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甲状腺腺瘤(Thyroid adenoma,TA)和单纯PTC共4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复发风险以提高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认识。方法选取PTC患者657例,对比单纯PTC(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