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完善国家、社会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等一系列战略目标。相较于“社会管理”,“社会治理”更关注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提倡的是民主、参与、互动式的管理,强调多种力量在社会治理中的平等地位和协同作用,强调更大范围的社会参与和社会协同。构建中国特色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我国建立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步骤,是国家治理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笔者通过对萧山本土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剖析,发现现阶段本土化基层社会多元化解纷机制存在制度设计不完善,机制建设与社会脱节、重视纠纷的解决但忽视纠纷的预防及受损害社会关系的修复等诸多不足。综合分析现阶段基层实践的上述不足,笔者认为现阶段本土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在机制建设中未能真正践行治理理念。因此本文从社会治理视角出发,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基层社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优化路径进行研究,并进行优化制度设计、发掘社会力量、加强社会引导、加强社区治理等多项策略讨论,以期通过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不断优化推动社会善治目标之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