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辨能力,又叫做批判性思维能力或评判性思维能力,如今已经成了语言学界研究的新热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始将批判性思维列入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对创新型人才需要日益迫切的时代背景和国情要求,将外语教学与教育学相结合,在外语教学中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已显得愈加重要。写作是一种高强度的思维活动,从立意、构思、成文到修改的过程,都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但是当前国内外对于大学生思辨能力与写作水平的相关研究甚少,尤其是实证性研究。因此,了解大学生目前思辨倾向以及思辨技能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鉴于此,笔者决定对大学生思辨能力与大学英语写作之间的相关性做一个实证研究。研究问题如下:(1)当前大学生的思辨倾向总体状态如何?(2)文理科大学生思辨倾向是否存在差异?如果有,是哪些差异?(3)文理科大学生思辨倾向的差异与他们的英语写作成绩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如果有,是什么样的相关性?(4)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怎样影响他们的英语写作的?他们的写作有怎样的不同?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采访形式,旨在获取文理科大学生思辨倾向和写作过程中思辨技巧使用的真实情况,发现文理科大学生之间的差异,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有效改进意见,以培养具有高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人才。通过数据分析和和讨论,笔者发现:(1)总体来说,中国大学生已具备正向思辨倾向,但是相对较弱。(2)文理科大学生思辨倾向存在显著差异,文科大学生思辨倾向明显高于理科大学生,并且在分析,求知欲和成熟度三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大学生思辨倾向和英语写作成绩之间存在相关性,且为正相关。(4)文理科大学生在写作时使用分析,推断和解释三个技巧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文科大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理科大学生好:表达自己的观点,使用亲身经历进行推理,对别人认为理所当然的议题提出质疑,愿意对自己感兴趣的议题寻找更多信息,愿意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和愿意对别人的观点发表评论。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实际,笔者对以后的大学英语提出以下建议:通过培养兴趣,转变思维方式和创造语言交流的机会等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另外,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在写作选题,写作任务的完成方式,批改方式和课后跟踪等方面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思辨技能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