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教师是我国教育改革践行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工作投入水平既影响自身的职业适应与自我发展,又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关注和研究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尤为重要。以往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工作投入研究,只是围绕工作环境因素展开。将个人资源和个体积极心理能力引入模型展开探讨的研究较少。心理资本作为个体的一种积极心理能力,在促进工作投入的过程中可发挥激发积极能量的作用。为此,本研究将心理资本引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来探究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在影响工作投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对多个地区中小学教师施测心理资本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工作要求和资源量表,并对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工作投入部分维度得分在性别、学段、教龄上差异具有显著性;男性教师在活力、自我效能、进取心、幽默上的得分都高于女性教师;初中和小学教师在奉献、专注的得分高于高中教师;教师的活力、专注随教龄先增长后略有下降;进取心随教龄增长后略有下降;自我效能水平则随教龄增长不断在提高;热诚在教龄短的教师中较高,随教龄增长略有下降,后又有提升。(2)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与工作要求、工作资源、工作投入相关显著;任务型心理资本对工作要求、工作资源和工作投入各维度,人际情感型心理资本对定量要求、技能要求、社会支持、奉献、专注存在主效应。(3)中小学教师的任务型心理资本可通过决策自主和社会支持,人际情感型心理资本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工作投入各维度。(4)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可调节定量要求对活力、定量要求对奉献、技能要求对专注的影响;工作资源可调节情感要求对奉献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