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教育模式是以游戏教学理论为基础,以直接指导、分组练习、角色分配等常规教学手段,结合组内对抗、赛季比赛等实战体验,加强学生兴趣、转变学习态度,丰富学生运动体验的教育模式。我国中学篮球运动开展较好,篮球运动在中学生心目中要优于其他运动项目,然而,常规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不足,学生喜欢篮球却不爱上篮球课。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将运动教育模式应用于中学篮球教学中。选取无锡市民办辅仁中学初中二年级两个男生班,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采用运动教育模式的篮球教学法,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法。通过18周的教学实验比较两个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学习态度、对篮球课的兴趣和满意度、对篮球运动认知度、对篮球技术掌握情况以及课后对篮球运动参与度等客观分析运动教育模式下篮球课程的教学效果,揭示运动教育模式的有效性,丰富中学篮球教学手段;探究运动教育模式对课程目标的影响,为运动教育模式在中学篮球教学中的推广提供参考;并为中学体育课程的多样性提供借鉴。研究结论:1、运动教育模式提高了中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和满意度;提高了中学生对篮球课堂的活跃度与参与度;提高了中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知水平;提升了中学生对篮球技能的自我训练能力;提高了中学生对篮球基本技术的掌握。2、运动教育模式促使中学生篮球运动参与的多元化;不片面地注重篮球技能的提升;更全面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全方位提升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3、运动教育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有:教学周期不足;学生担任角色固化以及学生小团体现象严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