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深入推进,流动人口规模愈加庞大,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融入程度与城镇化质量密切相关。流动人口按照流动范围可以分为省内流动人口和省际流动人口,本文选取农村省际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主要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现状如何;第二,影响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因素有哪些;第三,如何提高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水平。本文选取了 2017年国家卫健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库中的28664份数据样本作为分析资料,并以共生理论为理论基础搭建了文章的分析框架。将农村省际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视为两个共生单元;依据共生模式对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现状进行分析;借助共生界面提出了本文实证部分的研究假设,以此来分析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从强化共生单元、优化共生环境、健全共生界面角度提出了促进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政策建议。首先,在分析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状况时选取了 16个衡量社会融入的变量,通过因子分析法进行降维,将16个变量合并为三个维度:经济整合、社会适应、身份认同,再将三个维度整合为社会融入,运用Min-max标准化方法将经济整合、社会适应、身份认同、社会融入转化为取值在[0,100]之间的变量。根据社会融入得分情况,得出农村省际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之间是非对称互惠共生的模式;其次,在探究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影响因素时,从共生界面角度出发提出了研究假设,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验证研究假设并进行稳定性检验;再次,通过研究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状况和影响因素,得出了四点结论:一是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水平整体偏低,二是个体特征对社会融入影响显著,三是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影响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四是基本公共服务影响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最后,依据共生理论从三个角度提出了促进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政策建议:一是从强化共生单元角度提出要提升流动人口人力资本水平,二是从优化共生环境角度提出要改善户籍制度与基本公共服务,三是从强化共生单元角度提出要构建社区社会一体化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