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孕中期妇女膳食营养与体格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cc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前言:   围产期是生命过程中对营养状况最为敏感的时期,孕妇营养直接影响母婴的安全和健康。孕前、孕期高BMI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早产儿等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母体的营养状态不良也可引起孕妇贫血、消瘦等,直接或问接影响胎儿体格和智力的生长发育。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临床上胎儿的出生体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剖宫产率升高。   孕期膳食调查为孕期营养指导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使医务工作者可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对孕妇进行合理的膳食指导,是孕产妇系统化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科学的方法,预防和治疗妊娠期疾病,降低胎婴儿死亡率。为了帮助孕妇合理的安排日常膳食,同时使医务人员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孕期营养状况对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本研究有针对性地对鞍山地区的孕中期妇女进行膳食营养状况和体格健康状况的调查,探讨膳食营养状况对其妊娠并发症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孕妇营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对象与方法:   2011年6月至2011年11月,选取在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常规建立围产保健档案、孕前健康的孕妇280例,年龄为23~35周岁,均为孕中期(13~27周)。采用回顾法填写膳食调查表,由专人填写体格营养状况调查表。按孕前BMl分组后,对研究对象的膳食营养状况和体格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所得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α=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孕前BMI值<18.5组的孕妇谷类、大豆类、蔬菜类、水产类和油脂类的摄入量明显少于孕前BMI>24.0组的孕妇。三组孕妇水果类、肉类和油脂的摄入量均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摄入量,而大豆类、奶类和水产类的摄入量则低于推荐量,以奶类的摄入量最少。随着BMI值增大,孕妇摄入谷类、大豆类、蔬菜类、水产类和油脂类的量逐渐增多;而肉类和蛋类的摄入量逐渐减少。   2、三组孕妇的每日总能量摄入量均超过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referenceintakes,DRIs)》的推荐值,且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均在合理范围内。三组孕妇除钙和叶酸摄入量低于DRIs推荐量的80%以外,其他微量营养素的摄入水平均较充足。其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维生素PP摄入水平随BMI的增大而增加。   3、三组不同BMI孕妇来源于谷类的能量分别为53.0%、54.9%和51.9%,高BMI组最低;豆类供能比例极少;纯能量食物供能比例较高,尤其是高:BMI组达18.8%。三组不同BMI孕妇的三餐供能比例早餐较为合理,晚餐偏高。随BMI值的增大,孕妇摄入动物性脂肪所占总脂肪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三组孕妇铁的来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4、三组不同BMI孕妇按周增重不同各自分为<300g组、306~500g组和>500g组。孕前BMI<18.5的孕妇周增重水平,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8.524.0的孕妇周增重水平,其中<300g组和300~500g组分别与>500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同BMI孕妇之间比较,以BMI<18.5组的周增重值最高,18.50.05)。孕前BMI<18.5的孕妇贫血率最高,孕前BMI>24.0的孕妇空腹血糖异常率最高,三组不同BMI孕妇的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间两两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本次对鞍山市孕中期妇女膳食营养与体格健康状况的调查得出如下结论:   1、整体膳食结构不够平衡,大豆类、奶类和水产类食物摄入量明显不足,而肉类、油脂类食物的摄入量均超过推荐摄入量,以孕前BMI>24.0组的孕妇最为突出。   2、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量均达到DRIs的推荐值,但孕前BMI>24.0组孕妇能量摄入量偏高(占RNI的106.4%);宏量营养素占总能量的比例较适宜,但脂肪的来源中,动物脂肪偏高。微量营养素中钙和叶酸摄入量不足,铁的来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三餐供能比均以晚餐偏高。   3、各组孕妇的周增重实际值均超过了推荐值,周增重接近或超过1000g的孕妇为161人,占调查对象的60.5%,且孕前BMI>24.0孕妇所占比例最高(68.8%)。   4、各组孕妇平均贫血率为4.2%,以孕前BMI<18.5者最高(7.9%);空腹血糖值异常率为4.4%,以孕前BMI>24.0者最高(9.3%)。   第二部分,前言:   围产期是生命过程中对营养状况最为敏感的时期,孕妇营养直接影响母婴的安全和健康。孕前、孕期高BMI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早产儿等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母体的营养状态不良也可引起孕妇贫血、消瘦等,直接或问接影响胎儿体格和智力的生长发育。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临床上胎儿的出生体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剖宫产率升高。   孕期膳食调查为孕期营养指导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使医务工作者可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对孕妇进行合理的膳食指导,是孕产妇系统化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科学的方法,预防和治疗妊娠期疾病,降低胎婴儿死亡率。为了帮助孕妇合理的安排日常膳食,同时使医务人员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孕期营养状况对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本研究有针对性地对鞍山地区的孕中期妇女进行膳食营养状况和体格健康状况的调查,探讨膳食营养状况对其妊娠并发症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孕妇营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对象与方法:   2011年6月至2011年11月,选取在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常规建立围产保健档案、孕前健康的孕妇280例,年龄为23~35周岁,均为孕中期(13~27周)。采用回顾法填写膳食调查表,由专人填写体格营养状况调查表。按孕前BMl分组后,对研究对象的膳食营养状况和体格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所得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α=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孕前BMI值<18.5组的孕妇谷类、大豆类、蔬菜类、水产类和油脂类的摄入量明显少于孕前BMI>24.0组的孕妇。三组孕妇水果类、肉类和油脂的摄入量均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摄入量,而大豆类、奶类和水产类的摄入量则低于推荐量,以奶类的摄入量最少。随着BMI值增大,孕妇摄入谷类、大豆类、蔬菜类、水产类和油脂类的量逐渐增多;而肉类和蛋类的摄入量逐渐减少。   2、三组孕妇的每日总能量摄入量均超过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referenceintakes,DRIs)》的推荐值,且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均在合理范围内。三组孕妇除钙和叶酸摄入量低于DRIs推荐量的80%以外,其他微量营养素的摄入水平均较充足。其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维生素PP摄入水平随BMI的增大而增加。   3、三组不同BMI孕妇来源于谷类的能量分别为53.0%、54.9%和51.9%,高BMI组最低;豆类供能比例极少;纯能量食物供能比例较高,尤其是高:BMI组达18.8%。三组不同BMI孕妇的三餐供能比例早餐较为合理,晚餐偏高。随BMI值的增大,孕妇摄入动物性脂肪所占总脂肪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三组孕妇铁的来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4、三组不同BMI孕妇按周增重不同各自分为<300g组、306~500g组和>500g组。孕前BMI<18.5的孕妇周增重水平,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8.524.0的孕妇周增重水平,其中<300g组和300~500g组分别与>500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同BMI孕妇之间比较,以BMI<18.5组的周增重值最高,18.50.05)。孕前BMI<18.5的孕妇贫血率最高,孕前BMI>24.0的孕妇空腹血糖异常率最高,三组不同BMI孕妇的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间两两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本次对鞍山市孕中期妇女膳食营养与体格健康状况的调查得出如下结论:   1、整体膳食结构不够平衡,大豆类、奶类和水产类食物摄入量明显不足,而肉类、油脂类食物的摄入量均超过推荐摄入量,以孕前BMI>24.0组的孕妇最为突出。   2、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量均达到DRIs的推荐值,但孕前BMI>24.0组孕妇能量摄入量偏高(占RNI的106.4%);宏量营养素占总能量的比例较适宜,但脂肪的来源中,动物脂肪偏高。微量营养素中钙和叶酸摄入量不足,铁的来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三餐供能比均以晚餐偏高。   3、各组孕妇的周增重实际值均超过了推荐值,周增重接近或超过1000g的孕妇为161人,占调查对象的60.5%,且孕前BMI>24.0孕妇所占比例最高(68.8%)。   4、各组孕妇平均贫血率为4.2%,以孕前BMI<18.5者最高(7.9%);空腹血糖值异常率为4.4%,以孕前BMI>24.0者最高(9.3%)。  
其他文献
从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用和创新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90年,可以说是逐步探索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90年。从党的建立到遵义会议之前,是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的革命党进行初步探索的阶段;从遵义会议到新中国建立之前,是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革命党探索取得突破并成功推进的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执政党的初步探索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届四中全会之前,是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执政党探索取得突破的阶段;从十六届四中全会至今,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概念提出及
为了研究铀酸盐矿石浮选前预处理作业中发生在黄铁矿表面的化学过程,采用了X射线分光电子光谱法(这种方法在分析化学中已应用25年)。用此法研究了:黄铁矿处理前的表层组成;
党内选举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学术界对党内选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党内选举相关理论、历史沿革、党内竞争性选举以及“公推直选”创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发展路径
2004年12月28日《春城晚 报》C4版,刊有一组“美丽的世博 园”征文活动应征作品。活动组织 者写的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我 们精选了部分获奖作品集粹登载, 请读者朋友们跟随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居住着近九亿人口、六千多万党员。六千多万党员中80%以上是“隐身”的,包括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党员干部、青壮年农民工党员,他们的党组织关系不在社区,既可不在社区显露党员身份,也可不在社区发挥作用。如果这六千多万党员的模范作用能在社区充分发挥出来,改变目前社区群众感觉不到党员和党组织的存在和作用的状况,真正使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发挥核心凝聚作用,使生活在社区的党员的先进性在社区得到体现,从而使社区党群的血肉关系得到巩固,进一步加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目的了解湖南省在“全面二孩”政策下可生育人群的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对除政策之外的人口学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统计分析。根据调查的结果和国家公布的其他人口学
一、建立新闻舆论宣传工作体系,全力做好全国劳模大会、纪念全总成立80周年及各项舆论宣传工作 1、新闻舆论宣传。精心组织实施2005年全国总工会新闻宣传计划,在中央主要新闻
 为了更加符合眼睛的解剖学结构,用建立的层状结构晶状体模型代替了 Hway Lan Liou眼模型中的折射率连续变化的晶状体模型,从而建立了新的眼睛模型。在这个新的层状晶状体模
沙门菌(Salmonella)是引起人食物中毒的主要病源菌之一。其感染后,能够通过调节宿主细胞(如巨噬细胞)功能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杀伤,从而在细胞内存活。而在感染早期,机体也能够启动天然免疫反应(如分泌炎症因子),以发挥清除作用。因此,分析沙门菌感染早期炎症因子的分泌与沙门菌定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流式蛋白定量分析过程进行优化,然后选取了野生型鼠伤寒沙门菌和表达融合蛋白SspH2-Es
中央要求适当增加生产和工作第一线的党的十八大代表名额,这是“党员代表性”在代表结构比例上的重要体现,对于彰显党的阶级属性、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