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等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了严重制约。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缺乏和环境恶化将进一步加剧。鉴此,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也强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着力深化改革,建立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注重运用财税政策促进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本文旨在从税收政策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和研究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相关的问题,探索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税收政策体系的优化。全文涵括一个导论和三个主体部分。导论阐明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评述了本选题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状况,指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分析路径和创新之处。本文的第一个主体部分为“‘两型社会’建设及税收政策的相关理论阐释”。该部分阐述了“两型社会”的含义和价值,论述了税收政策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并就优化税收政策对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第二个主体部分为“现阶段我国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税收政策审视——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个案”。该部分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表述对象,在全面梳理我国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税收政策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税收政策的效应进行了总体评估和具体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审视和剖析。第三个主体部分为“优化我国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税收政策对策探讨”。该部分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优化构建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税收政策体系的对策,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税权结构、完善税制结构和健全税式支出。本文的创新之处表现在:(1)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对世界典型国家的税收制度分析和案例研究,探索性地指出了我国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税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2)利用大量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以图表加叙述的方式系统深入地分析了武汉城市圈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现行税收制度在促进“两型社会”建设方面存在的缺陷,具有较强的说服力;(3)在国内学术界较早地以武汉城市圈为个案,从税收对区域经济影响的角度,尝试性地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资源有效配置、构建促进“两型社会”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的主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以及较高的政策咨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