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族企业作为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历经200多年发展成为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世界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改革开放以来,家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组织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保证我国家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对实现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董事会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家族企业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高效的董事会可以极大的提高家族企业的绩效。然而,学术界对家族企业董事会结构方面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分析方面,缺乏实证研究数据的支持,亟需进一步对数据进行挖掘和探讨。本文以2010—2015年间在上海、深圳交易所上市的A股上市家族企业的董事会结构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市场类指标Tobin’Q值和财务表现类指标资产收益率(ROE)作为家族企业绩效的测量指标,分别从董事会结构的稳定性(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会议次数)和独立性(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领导权结构)两个方面研究董事会结构对家族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了在实际控制人是否担任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对董事会结构影响家族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通过SPSS21.0软件的多元回归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实际控制人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时,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领导权结构和董事会会议次数对家族企业绩效(Tobin’Q值)有显著影响,尤其是董事会会议次数和独立董事的比例对家族企业绩效(Tobin’Q值)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二,实际控制人不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时,董事会会议次数和董事会规模对家族企业绩效(Tobin’Q值)有较为显著的影响。第三,实际控制人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时,董事会会议次数和董事会领导权结构对家族企业绩效(ROE)有较为显著的影响。第四,实际控制人不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时,董事会会议次数和董事会领导权结构对家族企业绩效(ROE)有显著的影响,尤其是董事会会议次数对家族企业绩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整体来看,董事会规模对家族企业绩效(Tobin’Q值、ROE)的影响均不显著。本文对董事会结构与家族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研究做出了有益补充,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目前国内学者从董事会结构对家族企业绩效影响的文献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主要关注董事会结构的稳定性与独立性对家族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丰富了相关实证研究;第二,本文不仅关注董事会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与此同时,还考虑了实际控制人是否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的调节作用;第三,相对于已有文献基于截面数据的研究,本文选取了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使实证分析结果更具说服力。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论,针对上市家族企业董事会结构的现状提出有助于改善家族企业绩效的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