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体验的车载交互界面优化设计研究 ——以国产汽车为例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WE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加上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智能网联汽车具有融合多种先进传感器、网络通讯设备和智能交互设备的特点,旨在为用户带来全新的驾乘体验。然而在这一背景下,很多国内车企为了抢占市场,纷纷缩短研发周期,更加关注各类硬件的设计研发,在车载交互界面的设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一举措在体验经济当道的环境下可能给国内车企的长远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对于国内车企而言,深入挖掘用户的需求、持续关注用户体验,进而设计出更加切合用户需求的车载交互界面将是未来的工作重点。本文主要对当前国内车载交互界面的设计展开研究,旨在探索车载交互界面的优化设计策略,尝试为提升国产汽车的用户体验提供新思路。在充分研究国内汽车行业和市场现状、车载交互界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用户体验的相关理论后,开展了车载交互界面的用户需求研究,结合问卷调查、访谈行为观察和KANO模型等多种研究方法,获取到了各用户需求项的具体属性以及用户需求所属的层次,对获取到的用户需求项进行了分层匹配。随后根据车载交互界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用户需求的分层匹配结果,在用户体验的要素层次模型的指导下提出了基于用户体验的车载交互界面优化设计策略,明确了基于用户体验的车载交互界面设计工作中应该注重的设计要素。最后,在基于用户体验的车载交互界面优化设计策略指导下,以国产汽车小鹏P7为例,对其中控界面展开优化设计工作,并将优化后的中控界面设计方案与原有设计方案进行了对比评估,证明了在该策略的指导下开展的优化设计工作对提升用户体验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他文献
遗留污染物多氯联苯(PCBs)和多溴联苯醚(PBDEs)及新兴污染物新型卤代阻燃剂(EHFRs)都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对三类典型区域(太湖、化工厂区域、电子垃圾拆解地区域)7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75种遗留/新兴污染物定量分析发现遗留/新兴污染物平均浓度均为电子垃圾拆解地区域(PCBs:58.5 ng/g、PBDEs:74.4 ng/g、EHFRs:8.62 ng/g)>化
高光谱遥感技术利用地表物质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形成的光谱反射、吸收等特性,实现对地物的识别及环境的分析,被广泛应用于矿物勘探、环境变化检测和产品质量检测等领域。由于高光谱图像波段数众多,相邻波段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为了减小高光谱遥感图像的信息冗余度,有必要对高光谱图像进行奇异值分解。然而,传统的单机处理模式普遍都有数据量大、处理过程复杂、计算时空复杂度高的问题,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大数据量计算需求
本文针对变电站智能视频分析应用需求,分别从算法和工程实现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在算法方面,本文着重解决了安全帽佩戴检测以及人脸识别等关键问题;在工程实现方面,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智能视频分析系统,重点解决了GPU多路视频编解码、多路运动目标检测的硬件加速、深度模型的应用部署以及多路智能分析算法的资源调度等技术难题。本文主要工作及贡献如下:1、尝试了三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安全帽佩戴检测算法,分别为:基于MT
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和经济实力日益提升,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重要性也愈加明显,企业的内部控制五要素在信息化背景的影响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形式的改变、范围扩大、难度加大、关注点的变动以及内部授权与防护。信息系统作为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手段,推动着企业信息化发展进程,促使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与信息化手段深入融合。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助力内部控制手段增强,企
具有“三致效应”和遗传毒性的卤代酚类化合物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水体污染严重,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很难对其有效处理。因此,开发新型、高效和绿色的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处理方法意义重大。本文以对溴苯酚(4-Bromophenol,4-BP)为主要目标污染物,制备了以g-C3N4和BiVO4为主要材料的p-n异质结复合半导体催化剂,并将其负载到不同的载体,构建光催化耦合生物同步降解体系(Intimatel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简称5G)的大量部署,万物互联的时代即将到来。电网是一种5G的典型垂直行业应用,因此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与部署成为该研究的热点方向。然而,电力通信网中不同的业务产生的网络需求差别迥异。传统集中式网络架构难以提供满足所有业务需求的通信网络服务。网络切片是一种按需组网的技术,能够在统一的基础设施下定制专用的逻辑网络,满足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