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纳洛酮协同新斯的明用于婴幼儿全身麻醉复苏期的临床观察

来源 :泸州医学院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q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小剂量纳洛酮协同新斯的明对婴幼儿全身麻醉复苏时间、血流动力学和拔管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影响,为麻醉医生提供一种加快婴幼儿全身麻麻醉复苏的新方法。  方法:选择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婴幼儿54例,ASAⅠ~Ⅱ级,其中腹股沟疝36例,交通性鞘膜积液12例,隐睾6例,年龄3月-36个月,体重6-17KG。采用随机、双盲法、对照研究方法,分为纳洛酮组、阿托品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所有1岁以上患儿术前禁食6小时,禁饮2小时;1岁以下患儿禁食4小时,禁饮2小时,不给术前用药。入室监测连接生命体征监测仪持续监测无创血压(NIB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EG)、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面罩给与8%七氟烷吸入至患儿入睡后,以2-3%维持。建立上肢静脉通道,给予盐酸戊乙奎醚0.02mg/kg,以10~15ml·kg-1·h-1速度输入乳酸林格氏液体补充生理需要量,后给予芬太尼3ug/kg,顺式阿曲库铵0.1mg/kg诱导插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IPPV,潮气量8ml/kg,频率16-25次/分,维持PETCO235-45mmHg,Pmax设定为15cmH2O。以3-4%的七氟烷及间断加以芬太尼1ug/kg和顺式阿曲库铵0.05mg/kg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30min内不再追加顺式阿曲库铵。手术缝合皮肤时停用所有麻醉药,手术结束后,自主呼吸恢复后,对照组的患儿给予生理盐水5ml静脉注射,纳洛酮组的患儿给予新斯的明20ug/kg和纳洛酮2ug/kg静脉注射,阿托品组的患儿给予新斯的明20ug/kg和阿托品10ug/kg静脉注射。观察指标:1、记录T0(给药即刻)、T1(给药后1分钟)、T2(给药后2分钟)、T3(3分钟)、T4(给药后4分钟)、T5(给药后5分钟)、T6(给药后6分钟)患儿的HR、SBP。2、记录并比较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n)、自主睁眼时间(teo)、拔管时间(te)、出室时间(tl)。3、记录和比较拔管后呕吐、喉痉挛、氧饱和度下降、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结果:三组病人年龄、体重、性别、婴幼儿比及手术时间长度无明显差异(P>0.05);给药后0、1、2、3、4、5、6分钟三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纳洛酮组及阿托品组患儿自主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出室时间明显缩短(P<0.05);拔管后氧饱和度下降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拔管之后恶心呕吐、喉痉挛、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阿托品组相比,纳洛酮组患儿自主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出室时间明显缩短(P<0.05),拔管氧饱和度下降的患儿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而拔管后恶心呕吐、喉痉挛、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小剂量的纳洛酮协同新斯的明可以加快婴幼儿的麻醉苏醒和缩短拔管时间,减少拔管后氧饱和度下降的发生率,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近年来,新的经济形态“互联网+”发展迅速,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中,而科技馆作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媒介与工具,如何将“互联网+”与科技馆传统科普教育方式相结合,发挥“互
作为石油院校石油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之一的《完井工程》,按照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授课存在诸多弊端,结合课程特点和当前石油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探讨了《完井工程》教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在德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本文从恐怖浪漫主义、进步的普遍诗歌、浪漫主义讽刺三个概念出发,对德国浪漫主义文学进行解读.
本文主要以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对策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为主要依据,从通过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重点、通过信息技术,激起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新时代,作为开展党在农村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的主体,乡村党员干部更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