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丏尊写作理论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jj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丏尊不仅是我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语文教育家。在长达二十年的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夏丏尊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写作理论,同时还在继承中进行了发展和创新,将写作教育思想与写作活动实践相结合,为后世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写作理论。其中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仍然渗透于目前的写作教学和写作实践中。研究夏丏尊写作理论,对于解决写作教学和写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试图建立客观、完整的夏丏尊写作理论体系,如实全面地反映夏丏尊写作理论的全貌,共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共由五大部分构成,较为系统地论述夏丏尊写作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是为现实服务的写作目的论。夏丏尊提出“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作文是应付实际需要的一件事”以及写作技能为生活服务三条写作理念,在此基础上,他强调写作要立足生活、观察生活。夏丏尊对写作目的论的阐释具有促进写作目的由“为功名”转向“为实用”的现实价值。第二部分是“贵真求诚”的写作主体素养论。夏丏尊在论述做人与作文的关系时,指出文字是人格的一种表现,基于此,写作主体要“贵真求诚”,忌无病呻吟,端正写作态度,将作文与做人相统一。第三部分是关于一体一写的文体创作论。夏丏尊强调要重视文体意识的培养,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文章进行分类,且指出了相应的写作技法,提出一体一写的写作理论。此外,夏丏尊将文章分为记事文、叙事文、议论文、说明文,奠定了现代文体分类最基本的格局。第四部分是“心中要有读者意识”的受众论。夏丏尊强调写作时心中要有预想的读者,一定程度上使读者在写作活动中的地位有所提高。对于如何培养读者意识,他分别提出了6个“W”、印象描写、“明了”“适当”的写作评价标准、“真实”“明确”的写作基本条件等写作方法和要求。第五部分是夏丏尊的写作实践论。夏丏尊提出了法则与练习并进的知行合一法和从小品文入手的循序渐进法两个写作训练方法,这是夏丏尊长期的语文教育和写作实践的经验总结。
其他文献
从通信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大约每十年发生一次技术革新,并且每一次技术改进都能大幅提升系统性能。目前,第5代(Fifth Generation,5G)及未来移动通信已经受
现如今,各个国家都致力于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在部分高端车型上,都配备了以ADAS为代表的自动驾驶功能。在ACC的研发过程,产品的功能及性能测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受限于
作为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英语作业不仅是课堂的巩固和延伸,而且是教师了解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以及学生查漏补缺的重要渠道。《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实现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不能完全依赖课堂,还需要作业的辅助才能事半功倍。本研究基于初中英语家庭作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的流体体积(VOF)模型,以进入单体电池电解液的均匀性和灌注时间为目标,对双极性锌氧化银贮备电池的电解液分配箱结构进行优化。分配箱分为单进口、多
随着新版四大名著的轮番登场,2010年的荧屏掀起了文学经典重拍剧的热潮。2010年国内开拍的电视剧中,又有超过50%是各类重拍剧。但是,这些重拍剧并 With the new version of
概念网络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是一个以概念为核心的知识表达网络体系。在类比推理的过程中,用概念网络可以细致地刻画始源和目标的结构,反映从始源到目标
水稻是我国耕种面积最广、产量最多的粮食品种,而水稻插秧机是进行水稻秧苗移栽的主要机械。近年来随着国内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稻插秧机已在许多平原地区投入使用。在水稻秧苗移栽时期,作业时间紧,劳动强度大,插秧机的可靠性就显得至关重要,其可靠性不仅关系到机器本身的正常运行,还与机器的维修费用以及由于停机造成秧苗不能按时移栽所造成的损失密切相关,因而开展插秧机可靠性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可靠性评价是插秧机可靠
实现古诗和对联的自动生成是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该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多任务学习模型用于古诗和对联的自动生成。模型采用编码-解码结构并融入注意力机制,编码部分由两个BiLS
β-胡萝卜素是天然的着色剂和营养增强剂,在食品行业受到广泛应用。目前,通过代谢工程菌株有望提高β-胡萝卜素的产量,从而替代天然提取或化学合成方法。由于β-胡萝卜素的生
当网络技术实现快速普及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巨大满足后,为了满足大众随时随地收听各类音频节目的需求,一批以喜马拉雅App为代表的移动音频类软件应运而生。它们同其他社交软件一样,伴随使用时间的蔓延,软件带给用户欢愉体验时,也会带来感知过载以及使用沉溺等诸多烦扰,最后造成用户消极使用行为。通过对以往研究文献进行查阅发现,学术界针对用户使用行为的研究多是针对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研究,但针对用户消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