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长期连续传代过程中遗传稳定性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shanc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自然发酵酸马奶中分离、筛选得到的一株益生乳酸菌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为研究对象,以普通MRS培养基和碳源限制性MRS培养基作为连续培养的基质,以1%接种量每24h传代一次,每个传代周期菌株生长log2100≈6.64代,分析其在长期连续传代过程中的表型特征、益生特性及基因组水平的变化,对该菌的稳定性做出系统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在连续培养2000代期间,L. casei Zhang的细胞和菌落形态没有变化,且连续培养并不会改变培养周期内总生物量和周期末活菌数;对各种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能力也没有改变,且菌种活力保持良好。益生菌L. casei Zhang在两种培养基中连续培养2000代期间生长情况持续较好,具有非常稳定的表型特征,没有发现衰退现象。对益生菌L. casei Zhang的基本益生特征的跟踪分析表明,L. casei Zhang对pH2.5的人工胃液以及pH8.0的人工肠液耐受能力、胆盐的耐受能力无变化,反应益生菌粘附性的自凝集率也没有受连续培养代数及MRS培养基种类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益生菌L. casei Zhang的这些益生特性在连续培养2000代期间均较稳定。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在对L. casei Zhang在两种培养基中连续培养至1000代和2000代的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共发现44处SNP突变位点和23个InDel突变位点。碳源限制性MRS培养基中1000代中发现SNP突变位点平均数量少,多数为高频突变,一旦建立,将稳定遗传,显示经历了选择压力;在2000代菌株中高频率SNP突变位点增加2个,表明此时选择压力已经下降,出现种群分化现象。同时,在两种培养基中L. casei Zhang传代菌株中均发现在基因rpoC中出现了高频率突变,据此推测L. casei Zhang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发生着一种趋同进化,高速生长的细菌占有竞争优势。总体而言,益生菌L casei Zhang的基因组在两种培养基中连续传代培养2000代过程中高频突变较少,并且1000代低频突变在2000代有消失的迹象,可能菌株已适应在这一类似的环境,并在这一环境中可长期生存。从基因组水平编码基因的突变水平证实了L. casei Zhang在长期传代培养过程中具有稳定表型特征及益生特性。综合以上研究揭示益生菌L. casei Zhang在连续培养时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是一株不可多得的可安全使用的益生菌菌种。
其他文献
通过具体的国外铁路项目,分析国外EPC工程项目的前期各阶段的控制要点及解决思路,为国内同行操作实施同类项目提供了可贵的参考。
[目的/意义]分析生产安全大数据共享行为,识别其影响因素并建构因素间的交互关系,优化和促进生产安全大数据共享行为,为生产安全大数据共享能力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本文论述了抗战时期国统区美术师范教育的维持与发展,梳理和分析抗战时期国统区美术师范教育从萎缩到维持再到推进的发展状况。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此时期国民
国际专业化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工具之一。本文通过计算1992年到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不同类型产品的国际专业化指标,发现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主要来源于杂项
目的:探讨口腔行为学在老年口腔修复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11月-2011年2月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80例老年松动牙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
敦煌早期石窟中保存有5个完整的覆斗顶型洞窟,其窟顶藻井图案与新近公布的北大藏秦简中的陈起"三圆三方"宇宙模型一致。该图由中心三个圆外切三个互相叠交的正方形的形式构架
判断会计政策变更的依据包括:会计要素计量基础是否发生变化、报表项目是否发生变化以及企业是否有自行选择会计政策的权利。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