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糖尿病前期及早期心脏收缩功能损害及心肌力学改变的临床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hui_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估2型糖尿病前期及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左心室同步性的价值研究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糖尿病前期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糖尿病患者早期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糖尿病前期患者43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62例、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及分层应变技术测定二维左心室(Left ventricle,LV)整体收缩期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应变达峰时间离散度(Peak strain time dispersion,PSD)、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收缩期纵向应变(Endocardial myocardial longitudinal strain,LSEndo)、中层心肌收缩期纵向应变(Mid-layer myocardial longitudinal strain,LSMid)及心外膜下心肌收缩期纵向应变(Epicardial longitudinal myocardial strain,LSEpi),比较三组应变参数及达峰时间离散度的差异。通过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和Bland-Atlman一致性分析左心室整体及分层收缩期纵向应变参数的可重复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模型确定左心室整体收缩期纵向应变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1)LVGLS在对照组、糖尿病前期组和糖尿病组呈逐渐减低趋势,对照组与其他两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22.24±1.52%vs.19.95±2.56%vs.17.74±1.98%,P<0.001),而糖尿病组与糖尿病前期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对照组、糖尿病前期组及糖尿病组LSEndo依次减低,三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25.75±1.62%vs.24.39±3.39%vs.21.77±2.80%,P<0.001),LSMid、LSEpi仅表现为糖尿病组与其他两组有统计学差异,在糖尿病前期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对照组、糖尿病前期组及糖尿病组的PSD逐渐升高,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前期组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37.48±7.11ms vs.45.62±16.62ms vs.48.90±18.51ms,P<0.05),但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前期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4)左心室整体及分层纵向收缩期应变在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具有良好的重复性,ICC值范围分别0.952~0.976,0.948~0.964。(5)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Type A1C,Hb A1c)、舒张压、BMI(Body mass index)、性别是LVGLS独立预测因子。结论:糖尿病前期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保留的糖尿病患者仍存在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的风险,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及分层应变技术能发现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的细微变化。糖化血红蛋白、舒张压、体重指数、性别是左心室整体收缩期纵向应变的独立预测因子。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为糖尿病前期和射血分数保留的糖尿病患者收缩功能减退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客观影像学依据。第二部分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患者右心室早期收缩功能损害目的: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糖尿病前期和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糖尿病患者右心室早期收缩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包括43名糖尿病前期患者,52名糖尿病患者以及49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常规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systolic excursion,TAPSE)、组织多普勒测量三尖瓣环收缩期速度(Tricuspid valve systolic velocity,TV-S’)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心室(Right ventricular,RV)面积变化分数(Fractional area change,FAC),2D-STI测量左心室整体收缩期纵向应变(LVGLS)、右心室整体收缩期纵向应变(RVGLS)和右心室游离壁收缩期纵向应变(Right ventricular-free wall longitudinal strain,RV-FWLS),室间隔收缩期纵向应变(Interventricular septum-longitudinal strain,IVS-LS),比较各组间右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分析右心室整体收缩期纵向应变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通过组内相关系数和Bland-Atlman一致性分析右心室整体及游离壁收缩期纵向应变参数的可重复性。建立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RVGLS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1)糖尿病前期组及糖尿病组的RV-FAC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55.14±5.61%vs.51.79±6.11%vs.51.48±6.94%,P<0.05),但糖尿病前期组和糖尿病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APSE仅在对照组和糖尿病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20.76±2.73mm vs.20.49±2.51mm vs.19.29±2.52mm,P<0.05),三组间的TV-S’均无统计学差异。(2)对照组、糖尿病前期组及糖尿病组RVGLS依次呈递减趋势,三者之间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20.80±1.96%vs.18.99±3.20%vs.16.85±4.01%,P<0.001)。对照组的RV-FWLS高于其他两组,有统计学差异(25.63±4.58%vs.22.83±4.83%vs.20.79±4.92%,P<0.05),而RV-FWLS在糖尿病前期组和糖尿病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IVS-LS仅在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17.28±2.35%vs.16.14±3.22%vs.15.53±3.33%,P<0.05)。(3)右心室收缩期纵向应变具有良好的一致性,Bland-Altman分析得出RVGLS、RV-FWLS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ICC范围为0.878~0.902,0.856~0.866。(4)Hb A1c、IVS-LS、LVEDd是RVGLS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异常升高的血糖对右心室的心肌功能有负面影响,机制与左心室重构和心肌应变减低有关,二维斑点跟踪技术能检测到右心室早期收缩功能受损的细微变化。Hb A1c、IVS-LS、LVEDd是RVGLS的独立预测因子。第三部分: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视化评价糖尿病前期及射血分数保留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左心室心肌力学变化目的:验证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探讨3D-STI评价糖尿病前期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糖尿病患者早期左心室功能损害的心肌力学改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糖尿病前期33例、糖尿病42例、3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定并分析左心室整体收缩期纵向应变、整体收缩期圆周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整体收缩期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GRS)、整体收缩期面积应变(Global area strain,GAS)以及2D-STI测量左心室整体收缩期纵向应变及圆周应变,比较各组间应变参数差异。通过组内相关系数和Bland-Atlman一致性分析3D-STI左心室整体收缩期应变参数的可重复性。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the receive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3D-STI在评价糖尿病前期及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左心室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1)基于3D-STI测量结果显示对照组、糖尿病前期组、糖尿病组的左心室收缩期三维整体应变参数分别为GLS(18.40±1.97%vs.14.53±2.14%vs.13.36±2.57%);GCS(18.09±2.37%vs.13.88±2.10%vs.12.81±2.29%);GAS(31.30±3.88%vs.26.12±3.57%vs.24.67±3.86%),糖尿病前期组及糖尿病组的GLS、GCS、GAS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糖尿病前期组与糖尿病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GRS从对照组到糖尿病组数值呈依次减低趋势(49.18±5.91%vs.39.27±4.93%vs.35.69±7.02%),三组间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1)。(2)Bland-Altman分析得出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GLS、GCS、GAS、GRS组内ICC范围为0.963~0.981,0.956~0.985。(3)3D-STI整体收缩期应变参数(GLS、GCS、GAS、GRS)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8、0.831、0.863、0.868,2D-STI整体收缩期应变参数(GLS、GCS)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7、0.636。结论:3D-STI收缩期应变参数GLS、GAS、GCS及GRS均能敏感反映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患者心肌力学改变,可成为早期检测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新的敏感性指标。3D-STI整体收缩期应变参数重复性良好,在评估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左心室功能不全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因此3D-STI是评价左心室心肌力学早期损害可靠的影像学技术。
其他文献
报纸
背景与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导致育龄女性不孕的最常见生殖内分泌疾病。PCOS患者窦状卵泡多,却无优势卵泡发育,大量卵泡发生闭锁,是导致不孕的病理生理基础。近年,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发展迅速,已成为PCOS患者解决不孕问题的主要手段,但临床上仍有部分PCOS患者经ART
学位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质量控制缺陷是许多疾病的致病因素。Neddylation(类泛素化)是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其通过维持蛋白质组的稳定性和功能多样性,在控制蛋白质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泛素化(Ubiquitination)类似,Neddylation通过三步酶促级联反应使神经前体细胞表达的发育下调蛋白8(neural precursor cell expressed,deve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鼻腔黏膜的一种非传染性的疾病,主要是由人体接触了过敏原后,产生大量的Ig E导致的疾病。是鼻科发病率较高的难治性疾病之一。AR是引起哮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对人体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沉重负担。但目前对AR的发生机理还不清楚。已有一系列研究成果证明了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FOXD3-AS1(NR
学位
随着新建普惠性幼儿园数量的增加,新建普惠性幼儿园的园本教研也逐渐为人们所关注。文章从新建普惠性幼儿园园本教研实施活动的亮点和在园本教研实施过程中教研制度建设、教研内容安排、教研形式运用、教研效果评价、教师参与积极性、管理人员的教研领导力等方面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新建普惠性幼儿园科学有效开展园本教研提供可操作的实践做法。
期刊
氧化镁能提供良好的耐火度和高度的抗炉渣侵蚀性。然而,在有水出现的情况下,MgO会发生产生Mg(OH)2的膨胀性水合反应,导致膨胀与裂纹。将称为螯合剂的添加剂加入到死烧的镁砂悬浮液中以便检查其作为氧化镁水合抑制剂的效果。采用了动电势、离子导电率、pH值和温度测定来提供有关氧化镁表面和螯合剂吸附的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加入0.3%的螯合剂就足以防止水合且可以避免膨胀。
期刊
背景:最新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心功能不全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心脏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通常与心肌细胞肥厚导致的心脏重塑有关[3,4]。根据心脏负荷增加的类型、持续时间和幅度可分为两种类型:心肌肥厚被分类为生理性心肌肥厚或病理性心肌肥厚[5,6]。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心脏生长是由增生和肥厚共同实现的,这不被认为是心肌肥厚。当心肌肥厚与正常或增强的心脏功能相关
学位
随着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数量逐渐扩大,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调整的主要性以及独立性正在逐渐地显现出来,各大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也在不断变强,也正因此引发了个别高职院校随意增加专业的状况,对热门专业进行重复性的设置,甚至设置了一些明显不适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需求的专业。为了避免以上这种情况的发生,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建设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并严格落实,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在后续
期刊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第一大不可逆转型致盲性眼病,其视神经损害的不可逆性决定了青光眼早发现、早诊断在预防和治疗中的重要性。频域光学相干光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能够直观地检测青光眼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的变化,但等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发生变化时患者常已出现视神经功能损害
学位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慢性创面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各种创面治疗的需求日渐增高。脂肪干细胞在加速或促进创面伤口愈合过程中的潜在用途受到关注。外泌体是一种直径为30-150 nm的脂质双层小泡,来源于生物体液或由细胞分泌而来,是干细胞发挥功效的重要途径。脂肪干细胞可通过其分泌的外泌体在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以及改善细胞与微环境的联系中发挥重要作用。Micro RNA(mi RNA)转录后抑制编码靶蛋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