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新兴而又宏大的叙事话语,它不仅在近些年来党和政府的文献中被反复强调,而且还作为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和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成为新时期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诉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然而无法回避的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农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直接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科学发展进程。应该看到,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引导和调控农民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多重功能,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正日益彰显出重要性。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同时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元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抓手。当前,如何搞好这项新兴的建设工程,已经成为摆在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议题。新形势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向导,努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多元建设力量,用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农村风尚,不断使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农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从理论上看,新农村文化建设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具有丰厚的民族特色和和宽广的时代源泉,能够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展现伟大的创造力。从实践上看,全国各地在扎实推进这项人文工程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先进典范,各地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正呈现出整体推进、持续优化、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正是在包括农民在内的多元建设者的积极努力下,各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村文化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农民精神面貌进一步更新,农村文化环境进一步优化,农村社会的和谐景象进一步呈现。但是,在看到成就和收获的同时,也要看到问题和不足,及时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政策方案和可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