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鲚属鱼类的种质特异性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ato20099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线粒体16S rDNA及D-loop片段的直接测序法以及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两种标记技术探讨短颌鲚和湖鲚的物种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根据线粒体D-loop区及细胞色素b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筛选鲚属鱼类种质特异性分子标记。同时,还利用AFLP技术分析了长江南京段刀鲚的遗传多样性。   根据刀鲚线粒体基因16S rDNA及D-loop保守序列设计的引物扩增得到了部分序列,片断长度分别为1000bp及550bp左右,在拼接后得到的1317个比对位点中,变异位点294个,简约信息位点54个,碱基转换与颠换值比为5.489。以秘鲁鲲为外群,分别用距离法(MP)、邻接法(NJ)及最大似然法(ML)三种方法重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短颌鲚、刀鲚、湖鲚三个种群聚为一类,凤鲚单独聚为一类。短颌鲚、刀鲚和湖鲚三者之间的遗传距离在为0.000-0.005之间,明显小于与凤鲚之间的遗传距离0.044-0.047。利用AFLP技术,筛选出扩增片段多、条带清晰的3对EcoRⅠ/MseⅠ引物组合在鲚属鱼类四个种群中扩增的多态性位点比例在71.85%~75.36%之间,经LIPGMA屎类分析,短颌鲚、刀鲚、湖鲚三个种群聚为一类,凤鲚单独聚为一类。短颌鲚、刀鲚和湖鲚三者之间的遗传距离在为0.0484~0.0744之间,明显小于与凤鲚之间的遗传距离0.1675~0.2102。分析结果可见,刀鲚、短颌鲚、湖鲚三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远小于其他鱼类种群内部的遗传距离,三者之间形态和生理特性上的不同属于种群内部的差异,还没有达到形成新物种的条件。因此短颌鲚和湖鲚只是刀鲚的一个淡水生态型种群。   在部分测序基础上,根据cytochrome b基因和控制区D-loop序列设计合成了13对序列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后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特征条带的有无,筛选出了两对引物1v1F/1v1R与1v2F/1v12R,可高效特异地将刀鲚(包括刀鲚、湖鲚、短颌鲚)与凤鲚进行物种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与传统分类学方法相比,本研究筛选获得的两对分子标记具有可以快速检测大量个体、结果稳定性好、重现性高等优点、且能高效特异地检测出不同发育时期的刀鲚,为寻找长江野生刀鲚现有产卵场所提供理论依据。   另外,利用AFLP技术对我国长江南京潜州江段捕获的野生刀鲚(Coilianasus)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筛选出扩增片段多、条带清晰的3对EcoRⅠ/MseⅠ引物组合,在34尾个体中共扩增出118条清晰的片段,分子量大小在200~1500 bp之间,其中多态位点67个,多态性比例为56.78%。种群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183,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204;种群内遗传距离在0.1263~0.4012之间,显示目前长江刀鲚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
其他文献
神经芯片是一种利用微电极阵列实现神经细胞与电子器件信息传导的生物芯片,是人工神经代偿器件的接口。它通过把活的神经元和硅电路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实现对细胞无损伤的长时程
目前的细胞阵列芯片的制作所采用的修饰方法存在着制备技术不成熟、操作复杂、成本较高、材料表面影响细胞正常生理活动以及芯片通量较低等不足,其中多参数高通量的直接获得是
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Xcc)是一种维管束致病菌,它能够侵染多种十字花科植物并导致黑腐病(black rot disease)。该病原菌与拟南芥的相互作用
学位
昆虫幼虫组织在变态发育期间发生退化或消亡。近年来随着对果蝇(Drosophlia)等昆虫变态发育研究的深入,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昆虫变态期幼虫组织的退化或消亡并不是象过去认识的那
种群在群落内的空间格局是植物群落的重要特征,是连接植物个体与群落的纽带,能反映种群之间、种群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生态关系。格局分析是研究群落结构、种群特征、种内种间关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年发展速度迅猛的全彩色LED显示屏,具有大尺寸、超高亮度、高清晰度、高对比度的显示效果以及比传统显示技术大得多的颜色复现能力的特点,凭借这些优点使其在公众多媒体显示
学位
小檗科淫羊藿属全世界有58种,中国有48种。由于具有较高的药用和园艺观赏价值,该属植物已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中国作为淫羊藿属的分布中心和多样性中心,在该属分类学上存在
学位
太赫兹(THz)波是处于毫米波与红外光之间的,频率范围在0.1 THz到10 THz之间,对应波长3mm到30μm之间的电磁辐射。许多物质在THz频段具有特征吸收光谱,特别是一些生物大分子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