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震灾害模拟可视化信息系统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H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地震灾害是防灾减灾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多年来在城市地震灾害模拟模型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往往以复杂的公式和符号予以表述,很难满足基层地震工作者和政府灾害应急人员的使用要求。此外,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可视化技术需求被推到了计算机应用的前沿,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也为解决地震灾害模拟、海量数据显示的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如何根据城市地震灾害的具体特点,利用可视化技术手段开发一个便于使用、易于扩展的城市地震灾害模拟可视化信息系统,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以研究开发城市地震灾害模拟可视化信息系统为目的,从地震灾害模拟模型和可视化系统实现方法两方面研究工作着手,围绕构建基于城市海量数据的专业模拟模型和可视化方法完美结合的平台展开研究,在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可视化方法、程序开发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开发的方式形成地震灾害模拟可视化信息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利用前人研究的地震灾害模拟模型,建立地震灾害模拟可视化信息系统的模型库,该模型库采用接口和组件式的开发结构,因此,该模型库不仅在本系统中可以方便使用,而且适用于类似地震灾情评估等系统的开发,具有很强的移植性。(2)本文研究扩展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实现了新的方法程序,扩展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模型的可视化功能。(3)本文创建了适用于地震灾害模拟信息系统的符号库文件,通过地震灾害特征的符号表达,达到系统便于理解、更加形象的可视化要求。(4)本文创建了合理的地震灾害模拟系统数据库,数据库不仅涵盖了系统需要的基础计算数据,而且包括地震小区划和断层探测的成果数据,提供了查询、修改、更新等数据管理的功能。(5)本文运用面向对象技术的建模方法构建系统,使系统具有了分层性和可扩展性,同时系统各模块之间采用接口技术,使各模块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为修改和扩充提供了便利。(6)本文以潍坊市城市地震地质数据和城市基础地理信息为基础,开发了潍坊市城市地震灾害模拟可视化信息系统,为潍坊地震部门了解震时情况,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工具。
其他文献
本文从施工方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现行地铁车站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运用责任成本管理理论,对项目成本管理体系中重要的成本控制环节,依据业务对口责任明确的原则
本文按历史年代的发展进程,通过对古医籍文献中所记载的闭经资料进行辨治方面的分析研究,以此掌握闭经治疗的中医发展渊源及脉络,并探寻发展的方向。全文共分二部分,第一部分
聚氨酯树脂具有可发泡性、粘弹性、耐低温性。经发泡硬化后,可与其它硬质散粒材料粘结填充空隙形成复合体,并具有早强特性。基于聚氨酯树脂上述特点,研究以聚氨酯作为新材料
铁路枢纽是整个铁路网的心脏。合理设置枢纽设施,是有效、均衡地组织铁路枢纽运输工作的基础。高速铁路引入既有铁路枢纽后,势必打破既有铁路枢纽客运站的分工,而且高速铁路
近来年,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而注入了更多新的内容。但从总体发展现状来看,仍旧远离艺术设计的真谛。高职院校的设计必须建
物流系统的活动都是在物流节点和物流线路上进行的。物流中心是物流系统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结节之处,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各种物流活动、完成物流功能、提供物
卡拉瓦乔是17世纪意大利美术的重要画家、杰出代表,他的艺术极具原创性。本文从探讨卡拉瓦乔艺术入手,着重研究卡拉瓦乔艺术在绘画风格、表现手法、绘画题材方面突破传统之特
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的根本宗旨,提高读者对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是高校图书馆改进和完善服务策略,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高校图书馆在其服务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整个城市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证城市各部门正常运转的动脉,对城市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一座城市建设的主要指标
西施这一历史人物曾被搬上过戏曲舞台,戏剧舞台,但其作为器乐曲体裁被搬上民乐舞台由扬琴来演绎却是首次。《西施泪》是芮伦宝教授继《莫愁女》、《文成西行》、《香妃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