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多源协作网络的选择协作传输方法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00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协作通信技术只需在收发两端配置单根天线就具备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相近的分集性能,并可有效对抗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多径衰落现象,因此成为通信领域中一直备受青睐的研究对象。选择协作技术采取单中继协作方式,以其简便、高效的优势在协作通信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多源协作网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通信场景,目前已存在一些在该网络场景下的选择协作传输方法研究,但仍然存在较大的探索和发展空间。根据目标节点数可将多源协作网络分为多源多目标协作网络和多源单目标协作网络。在多源多目标协作网络中应用选择协作传输方法时,多个源节点可能会选择同一个中继节点作为最佳中继,产生最佳中继冲突问题,进而影响通信效果;而在多源单目标协作网络中应用传统的选择协作传输方法,虽然能使传输可靠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通常是以牺牲系统频谱利用率为代价而获得。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针对多源协作网络中的两类应用场景——多源多目标协作网络和多源单目标协作网络,分别展开对选择协作传输方法的深入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协作通信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主要对选择协作的传输原理与中继选择机制进行分析。2.以改善多源多目标协作网络的最佳中继冲突问题为目标,提出两种低冲突率的中继选择方案并考虑了其在功率分配场景下的扩展情况,并且还提出一种功率分配场景下的分布式中继选择方法。所提方法合理利用反馈机制,通过对多个有效中继的协调选择尽可能地避免冲突,因此可以有效地降低冲突率。此外,所提的功率分配方法在保证传输可靠性的前提下减少了系统的能量损耗。3.以提高多源单目标协作网络的频谱利用率为目标,提出一种适用于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Industria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IWSNs)的选择协作传输方法。该方法利用包聚合思想实现中继转发,进而使得传输时隙数减半。此外,为改善该传输机制下的聚合载体冲突问题,又提出三种中继转发与包聚合策略。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并能满足绝大多数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可靠性需求。4.在不同场景下对所提方法进行仿真与实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本文针对不同协作场景下的选择协作传输方法进行设计与分析,有助于推动选择协作技术的实用化进程。
其他文献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其进行相应程度的改革与调整一直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企改革由来已久,但改革任务仍未完成,而是进入了深水区。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国企深化改革指明了诸多方向,这其中便首次正式提出了在国企中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此后,一系列文件政策的出台、改革试点的实践以及国资委相应行政规范性文件的颁布与试行,使得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成
汽车悬架系统(Automobile Suspension System)是车辆的重要组件,优良的悬架系统可以提升车辆底盘的整体性能、改善乘客舒适度、保证行车安全。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
室内定位研究使工业控制、农业生产、商业管理等领域中,基于位置的服务成为可能。随着研究的进展,室内定位的精确度不断提高,原本依靠GPS室外定位提供的服务在室内得以实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继3G之后,3GPP启动了 LTE(long term evolution)。作为当前移动通信的发展热点,LTE以MIMO和OFDM技术为基础,系统性能相对于3G系统
工业无线技术将现场设备以无线形式互联起来,为工业生产提供低成本、高灵活性的信息系统和环境。随着无线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无线通信技术规范,I
足球的世界每天都在进步。在未来,比赛的节奏越来越快。所有球员必须拥有高超的技巧、敏锐的观察力和正确快速的判断力。现代足球的趋势,就是技巧更高、速度更快、判断更迅速
背景:瑞芬太尼是一种超短效的MOR阿片受体激动类药物,广泛应用于全身麻醉和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镇痛,然而瑞芬太尼可诱发术后痛觉过敏。术后疼痛是一个多因素、复杂的病理
无线传感器网络主要用于事件的监测,而事件发生的位置对监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研究直接构建由接收信号强度(RSSI)组成的信号空间和位置数据组成的物理空间之间映射
移动自组织网络(Ad Hoc)是在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的一种无线网络技术,它具有分布式组网、无中心、多跳和支持节点快速移动等特点。由于其组网灵活,不依赖于基础设施,抗摧毁能
目前,高轨航天器自主导航技术是我国迫切需要发展的航天新技术之一,在高轨航天器上使用导航接收机已成为各类工程应用的热点。高轨航天器导航接收机与陆地接收机应用最大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