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文围绕历史时期西北地区自然灾害与农业生产结构的互动关系展开论述。着重分析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结构变迁的影响,并分农业生产结构为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经济结构进行了讨论;同时也剖析了农业生产结构的变迁对自然灾害的反作用,力求能明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由八章构成,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导言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本研究的范围做出了具体框定,综述了相关研究成果,明晰了研究动态,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变迁的一般过程从农业产业结构的角度出发,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变迁即农牧关系的变迁。第三章自然灾害在农牧关系历史变迁中的作用自然环境和灾害类型决定了西北地区农牧分区发展的历史格局,400毫米等降雨线以北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以南的广大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历史时期西北地区经历多次气候的冷暖波动,气候的小范围波动对西北地区农牧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第四章自然灾害对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影响西北地区农业生产历来采用多种经营,各种各类作物播种面积并无定数。种植业内部作物比例关系历经不断调整和变化。这成为了农业民族抵御自然灾害的必然之选。第五章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部门的影响农林牧副渔组成了农业生产的五大部门,在自然灾害的作用下各个部门呈现出不同发展态势,本章着重阐述了各自独特的发展道路。第六章自然灾害对历史时期西北地区畜牧业生产的影响自然灾害对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农牧民生活的影响,几乎包括了吃、住、行等各个方面。由于畜牧业生产水平、抗灾能力较低,向农业生产的渐次发展就成了牧民抗灾的必然之选。第七章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农牧关系变迁对自然灾害的反作用历代中原王朝不於余力的向北扩展农区,加剧了西北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第八章自然灾害与西北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自然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灾害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