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周炎症引起的牙周缺损是人类口腔常见疾病。目前较好的治疗技术是GTR(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或GBR(Guided Bone Regeneration),而理想的治疗是在控制炎症病灶的前提下进行牙周组织的再生修复。本论文利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的左旋聚乳酸(PLLA)分级多孔修复材料,并负载控制炎症的小白菊内酯和促进骨生长的柚皮苷为模型药物,制备了具有控释功能的双载药复合多孔材料;进行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体外降解、药物体外释放性能、体外生物安全性分析和表征;并基于GBR技术,采用大鼠下颌第二磨牙牙槽骨缺损模型,进行了体内缺损模型修复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用PLLA/1,4-二氧六环/水三元体系探索制备分级多孔修复材料理想结构和性能的最佳工艺条件。溶剂/非溶剂比、PLLA浓度和粗化时间可调控多孔材料的微观形貌。三元体系中非溶剂相含量和PLLA浓度的增大会引起PLLA支架的孔隙率减小、压缩强度增大,且溶剂/非溶剂比的影响远大于PLLA浓度的影响。粗化时间的延长也会使支架的孔径增大,但是粗化时间超过1h则不再变化。溶剂/非溶剂比为87/13、PLLA浓度为5%时得到高度连通的分级多孔支架,大孔孔径150-250μm,微孔约10μm,支架压缩强度可达2MPa,适合作为多孔修复材料。2.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负载柚皮苷的壳聚糖(Chitosan,CS)载药微球(Naringin-CS Microsphere,NIN-CSM)和不含药物的壳聚糖微球(CS Microsphere,CSM);载药微球粒径2-8μm,表面光滑或成蛇形纹路。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负载小白菊内酯和NIN-CSM的PLLA双载药分级多孔材料(Parthenolide-PLLA/Naringin-CS Microsphere,PTNPLLA/NIN-CSM)。CSM的加入增强了多孔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亲水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支架的降解,且其降解产物对PLLA降解后的酸性有一定的中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CSM与PLLA可能以氢键结合,并均匀地分布在多孔材料内。PLLA双药物多孔材料内负载的小白菊内酯和柚皮苷依序可控释放,未出现明显突释。双药物多孔材料溶血率为1.86%,生物相容性好。材料与MC-3T3细胞共培养,CCK-8检测结果可知,细胞的生长受抗炎药物和促骨药物的共同作用,且细胞黏附在多孔材料的微孔上并伸入大孔内部生长。3.体内试验支架的皮下降解实验表明,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植入后各时间点均无明显炎症反应,材料在8w内可保持基本形貌。CSM的加入利于组织液的浸润,有促进PLLA降解的作用,但CSM含量过高则会造成孔径的堵塞,影响组织长入。以大鼠下牙周第二磨牙牙槽骨缺损为模型,开展修复实验。结果表明,PLLA双药多孔修复材料组8w时面积可达50%以上的修复,牙槽骨面连续性好,未出现明显吸收。Micro-CT和HE染色研究证实,小白菊的抗炎效果和柚皮苷的成骨活性使牙槽骨破坏得到控制,双药物支架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无药物组。本论文的新颖之处就在于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用于GBR技术的负载小白菊内酯和柚皮苷的双载药PLLA分级多孔修复材料,为牙周炎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