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混合青贮的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xj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西藏地区多年生黑麦草(H)、苇状羊茅(W)、箭筈豌豆(J)和紫花苜蓿(Z)为青贮原料,以酶制剂(Z)、乳酸菌制剂(F)和糖蜜(M)为青贮饲料添加剂,探讨西藏地区箭筈豌豆和紫花苜蓿的综合利用方法。首先进行混合比例筛选,将多年生黑麦草与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与箭筈豌豆和苇状羊茅与紫花苜蓿分别按(100∶0,85∶15,75∶25,65∶35)比例进行混合(Control1,HZ15,HZ25,HZ35;Control2,HJ15,J25,HJ35;Control1,WZ15,WZ25,WZ35)。分别在青贮第7,24,45,60天进行开罐取样,测青贮饲料的干物质,pH值,乳酸,丁酸,氨态氮,残留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各处理组每个时间点设三个重复。在筛选出最佳混合比例的基础上,各混合组分别添加酶制剂(Z)、乳酸菌制剂(F)和糖蜜(M),设对照组(Control),酶制剂(Z),乳酸菌制剂(F),酶制剂+乳酸菌制剂(EF),糖蜜(M),糖蜜+乳酸菌制剂(MF)处理组,比较这几种添加剂处理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从中筛选出最佳的添加剂处理组,为西藏牧草青贮饲料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试验一、混贮比例对混合青贮饲料动态发酵品质的影响   从试验中的各项青贮指标来看,多年生黑麦草与紫花苜蓿以85∶15和75∶25混合青贮时,发酵品质与多年生黑麦草单独青贮相当。青贮第60天时随着紫花苜蓿比例的增加,干物质含量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逐渐降低,pH值、丁酸和氨态氮含量逐渐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从青贮发酵品质和合理利用紫花苜蓿角度出发,多年生黑麦草与紫花苜蓿以65∶35比例进行青贮最理想。不同比例箭筈豌豆与多年生黑麦草混合青贮的青贮饲料pH值,乳酸,丁酸,氨态氮,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与多年生黑麦草单独青贮的对照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且随着箭筈豌豆比例的增加,这些指标无明显的变化(P>0.05),除了在青贮第60天时,HJ25和HJ35处理组的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Control2且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Control2外。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添加不同比例的箭筈豌豆与多年生黑麦草进行混合青贮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几乎无影响。青贮结束时,WZ35处理组的pH值最高,乳酸含量最低且与Control3,WZ15组和WZ25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这三组间pH和乳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从发酵品质和最大限度利用紫花苜蓿来衡量,认为苇状羊茅与紫花苜蓿以75∶25比例进行青贮最理想。   试验二、酶和乳酸菌制剂对混合青贮饲料动态发酵品质的影响   青贮第60天,HZE组和HZEF组的pH显著低于Control1(P<0.05),乳酸/乙酸值显著高于Control1(P<0.05),HZF组的pH和乳酸/乙酸值与Control1差异不显著(P>0.05),且各处理组的丁酸含量均显著低于Control1(P<0.05),尤其是HZE和HZEF组。说明,单独酶制剂的改善效果与其和乳酸菌制剂混合处理组效果相当;乳酸菌制剂单独处理几乎没有起到改善青贮品质的效果,或改善效果不显著。青贮整个过程中,Control2和各处理组的pH值、丁酸和氨态氮含量均较低,乳酸含量均较高,且各处理组与Control2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青贮结束时,HJE组和HJEF组的丁酸含量显著低于Control2和HJF组(P<0.05),且残留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Control2和HJF组(P<0.05),而HJE组的丁酸含量和残留可溶性糖含量与HJEF组差异不显著(P>0.05),HJF组与Control2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单独添加酶制剂提高了多年生黑麦草与箭筈豌豆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且其改善效果与酶制剂与乳酸菌制剂混合处理组效果相当,而单独添加乳酸菌制剂对多年生黑麦草与箭筈豌豆混合青贮几乎没有起到改善效果。青贮结束时,WZF组和WZEF组的pH值、丁酸和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WZE组和Control1(P<0.05),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WZE组和Control3(P<0.05),且WZE组与Control3的乳酸和丁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酶制剂、乳酸菌制剂在改善苇状羊茅和紫花苜蓿(70∶30)混贮发酵品质方面都起到了作用,尤其是酶制剂和乳酸菌制剂混合添加效果最显著。单独添加乳酸菌制剂组青贮饲料发酵品质优于单独添加酶制剂组。   试验三、糖蜜争乳酸菌制剂对混合青贮饲料动态发酵品质的影响   多年生黑麦草和紫花苜蓿混合青贮组中,对照组青贮饲料的pH值、丁酸含量、氨态氮含量均高是典型的梭菌发酵。糖蜜与乳酸菌制剂的添加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值,氨态氮含量,提高了乳酸/乙酸值,且与对照组构型显著差异(P<0.05)。表明糖蜜与乳酸菌制剂的添加改善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且糖蜜与乳酸菌制剂混合处理组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与糖蜜单独添加组相当。青贮结束时,与Control2相比,HJM和HJMF组青贮饲料pH值较低,乳酸含量较高,氨态氮和丁酸含量较低,且构成显著差异(P<0.05)。说明糖蜜的添加促进了青贮饲料发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且乳酸菌制剂在糖蜜改善的基础上,进一步起到了积极作用。青贮第60天时,与Control3相比,WZM和WZMF处理组的pH,丁酸和氨态氮含量均较低,且与对照组构成显著差异(P<0.05),而两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糖蜜能够显著改善苇状羊茅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而乳酸菌制剂起到的作用很小或几乎没起到作用。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南方黄牛云岭牛和文山牛的背最长肌组织为实验材料,以西门塔尔牛的背最长肌组织为对照,比较不同牛品种的肉品质的差异,利用甲基化修饰依赖性内切酶测序法(MethylRAD-
本研究构建了基于piggyBac转座子、表达有BmNPV复制必需基因ie-1和lef-1短片段dsRNA和双筛选基因(gfp和neo基因)的转基因载体piggyantiIE-lef1-neo。转染有该载体的稳定转化
骨骼肌约占鱼体体重的40–60%。骨骼肌由白肌(快肌)、红肌(慢肌)和粉肌组成。肌球蛋白是构成骨骼肌粗丝的主要成分,其结构由两条重链(MyHC)和两对轻链(MyLC)组成。与哺乳类不同类型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