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茎泽兰种群补充特征

来源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来种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对我国西南地区生态系统的危害已长达50~60年之久,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展紫茎泽兰的研究,但目前仍然没有能力将其限制在一个可控范围之内,随着我国对生物多样性重要性认识的加深,对于紫茎泽兰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以四川攀枝花受入侵生态系统为例,通过对该地区植被、土壤种子库以及当地紫茎泽兰无性繁殖和种子萌发特征开展研究,分析受入侵生态系统的特征,结合紫茎泽兰种群补充特征,揭示紫茎泽兰入侵机制,探索管理受害生态系统的方法。   所选实验点为紫茎泽兰危害严重的地带,群落中紫茎泽兰为优势种,伴生种灌木18种,草本植物65种,草本层以紫茎泽兰最为昌盛,种群构成为1~4年生植株与其荫庇下大量的实生幼苗,Drude多度极大,频度达100%。紫茎泽兰与灌木重要值之间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其他草本重要值之间极显著负相关(P<0.01),灌木与其他草本重要值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说明紫茎泽兰的生长与灌木或草本间存在微妙的此消彼长的关联,充分显示了紫茎泽兰与当地物种间的竞争事实。   紫茎泽兰种子雨前的种子库为所研究地区绝大部分物种的长久性土壤种子库,本地区种子库的组成物种共有13种,包括灌木和草本。紫茎泽兰占整个种子库储量的61.3%,在长久种子库中占有明显的优势;种子库与植被间相似度为0.31,虽然种子库中物种均为植被的组成成分,但是植被中绝大多数物种种子未检测出,种子库中出现的物种与该物种本身的生理生态特性密切相关。种子雨是种子库的来源,紫茎泽兰种子雨前表层种子储量只占种子雨后的7.4%,中下层储量占33.8%,共占41.2%,即每年仅58.8%的种子在当年雨季萌发,剩余的在土壤中保持休眠状态。依目前的研究结果,本地植被仅靠自然恢复的可能性不大。   紫茎泽兰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25℃:储藏1.5 a后的种子萌发率有所下降,25℃下萌发率由77%下降为66%;紫茎泽兰种子有良好的休眠机制,对生境的干扰可以促进紫茎泽兰长久土壤种子库的形成,为紫茎泽兰种群补充奠定了基础。稀疏的植被有利于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及幼苗建植,对原生植被的破坏则促进了紫茎泽兰实生苗的补充。因而保护原始生境、减少对原生态系统的破坏,是减少和抑制紫茎泽兰种群补充的有效途径。   紫茎泽兰(克隆)离体无性繁殖的部位为根颈部分,其他离体部分没有无性繁殖能力或很弱;灌丛和路域生境下的离体部分在给予相同培养条件下,克隆繁殖效益有差别,灌丛生境萌芽较早,而主茎和叶生长速度较慢。拔除干扰对于紫茎泽兰萌生新枝具有刺激作用,对紫茎泽兰植株上部的割取类似于给它提供更新复壮的机会,因此在紫茎泽兰防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其拔除干净,以防后患。
其他文献
水分条件不仅影响半干旱区群落的组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群落的功能。处于不同水分条件生境下群落的优势物种在水分利用和同化物利用效率方面的功能特征会存在差异,这些差
学位
摘要:愉悦的课堂氛围是每个教师和学生的愿望,但是自从担任体校语文教师以后,我发现:想要建立一种愉悦的课堂氛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为体校孩子的厌学情绪非常严重,尤其对传统教学模式反感至极。针对这个现状,我进行了一些调整和尝试。通过发现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观察他们心理,分析问题原因,渐趋创建出一个和谐快乐的课堂环境。  关键词:体校语文;转变观念;形式多样;快乐课堂语文作为母语学科,是各科学习的基础
CaNZ是CaN(Calcineurin)基因的正义表达基因,是在真核生物中存在的一个Ca2+及CaM依赖的Ser/Thr蛋白磷酸酶,它包括一个催化亚基calcineurin A和一个Ca2+结合亚基calcineurin B,其催化亚基calcineurin A活性受CaM调节。本实验在筛选烟草高效再生体系基础上,利用带有信号肽和CaM结合肽的载体,以农杆菌为媒介将CaN基因导入烟草中,预期过表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针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我们英语教师必须探讨的问题。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其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搭建快乐的初中英语课堂,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 ;快乐教学一、研究学生,优化教法  教师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根据本班学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特有的优良速生乡土用材树种。目前,我国杉木林面积达1239.1×104 hm2,蓄积量为47357.33×104m3,分别占全国
磷脂是生命的基础物质,是人类及动植物组织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人体正常代谢与健康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同时磷脂酰胆碱也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代谢物,也是植物细胞膜主要脂质组分。大豆磷脂酰甲基转移酶(GmPLMT)存在于大豆磷脂酰胆碱合成途径中,是卵磷脂合成的关键酶。为了探明大豆中GmPLMT基因具体功能,为大豆种质的改良提供备选基因,本研究从吉育72号大豆中克隆了得到了GmPLMT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