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洛阳地区东周时期的墓葬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葬品的种类对墓葬进行分类;以器物类型学研究为基础,划分出具有不同文化面貌和发展体系的群别,并分别对各群墓葬进行分期和年代研究;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方法确定各群墓葬所具有的主要及外来文化因素。最后通过以上研究探求墓葬所反映的社会各等级的变化情况以及洛阳地区与外部文化之间的交流影响情况。论文的内容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对本文研究的时空框架进行了界定,总结了以往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第二部分:墓葬的形制、葬具与葬式对墓葬的形制进行类型学研究,并概况了这一时期墓葬的葬具、葬式和随葬品的位置等情况。第三部分:典型器物的类型学研究对墓葬中随葬的铜礼器和陶器分别进行型式划分,明确了各类器物的发展演变规律。第四部分:墓葬的分类与分群研究依据随葬品的种类将墓葬分为铜礼器墓、仿铜陶礼器墓及日用陶器墓三类,并介绍了各类墓葬的主要特征与区别;在以往研究基础上,通过器物的类型学分析,将墓葬划分为甲、乙两群,并介绍了两群墓葬的主要特征与区别。第五部分:墓葬的分期与年代研究对甲、乙两群墓葬分别进行分期研究。在甲群墓葬中依据器物类型学分别对三类墓葬进行分组研究,通过共出器物建立了三类墓葬之间的横向联系,最后参考墓葬形制、葬式以及其他随葬器物将甲群墓分为六期十段,乙群墓则依据器物和墓葬形制等特征分为两期四段,并分别对两群墓葬的年代进行了讨论。第六部分:文化因素分析分析了甲、乙两群墓葬所发现的外来文化因素,并将具有外来文化因素的器物分为纯外来文化型、融合型及仿造型三类。并分析了甲、乙两群墓葬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况。第七部分:墓葬所反映的历史发展情况根据不同时期各类墓葬的变化讨论了社会各等级的消长和变迁情况;通过对具有外来文化因素的器物及其所在单位进行分析,讨论了洛阳与其他地区文化间的交流情况,并分析了外来文化对甲、乙两群墓葬影响程度的不同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第八部分:结语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和观点,提出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