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言二拍”是产生于明代中后期白话短篇小说集的合称。“三言”指冯梦龙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二拍”是凌濛初撰写的《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由于“三言”与“二拍”成书年代、内容、形式等近似,因此后人把二者并称为“三言二拍”。明代中后期,中国的商品经济发达,城市日益繁荣,商人已经成为了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群体。在此背景下,冯梦龙和凌濛初在搜集、改编、撰写“三言二拍”小说集时,把经商活动纳入其中,描绘了中国古代的众多商人形象,及其商业活动和社会活动,尤其是对其中蕴含的商业伦理道德进行了细致描述。冯梦龙和凌濛初都是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深刻影响的文人,他们希望基于传统文化思想的伦理道德还能继续干预生活,因此在“三言二拍”涉商类小说中有意识地渲染商业伦理道德的价值。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思想,深刻影响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商业伦理道德也不例外,因此本文拟在梳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基础之上,结合道家、法家、墨家等关于义利观、诚信观、和谐观这三方面的文化思想,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于“三言二拍”涉商类小说中的商业伦理道德的影响。